第23页(1 / 2)

贾赦这番话,让李太医感慨,“国公爷一片爱子之心,真是令人感动。”

“我膝下唯有这两个儿子,哪个都是舍不得的。”贾赦笑道。

李太医也笑,将茶喝了,“我之前还以为国公爷不在意令郎的身体,看来是老夫多嘴了。”

贾赦摇头,又给李太医添了茶,“老太医何必这般外道,论起来,我还得称老太医一声伯父,家父跟您也是莫逆之交,此番提醒也是关心小儿的身体,恩侯谢过伯父一番心意。”

“恩侯……”李太医轻叹,想起早逝的贾代善,也不免伤感,“恩侯如今也长成了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了,令尊九泉之下,也会很欣慰。”

昔年他还道,老友养了个不肖子孙,没想到,比起素有佳名的贾政,贾赦倒是更快的成长起来撑起了国公府的门楣,没叫贾代善九泉之下也不能瞑目。

贾赦自然知道李太医在感慨什么,他坦然道,“是恩侯幼时顽劣不懂事。”

“浪子回头金不换,恩侯幼时虽然顽劣,但也没做什么罪大恶极的事,如今晓得好赖,撑起国公府的门楣,便足够了。”李太医欣慰道。

贾赦闻言却苦笑,“话虽如此,但也确实是恩侯幼时不懂事,白白浪费了十数年光阴,让祖父和父亲临终前,还要忧心国公府的未来,我们兄弟的前程,实在是我之过。”

李太医看着自责的贾赦,不禁怔然,旋即对贾赦彻底改观。

知错能改者,并不少见。但像贾赦这般懂得真正自省,而非推卸责任的人,却是极为难得。

这般心性,贾赦必能带着贾家走得更长远。

“既然事情已经过去,再后悔也是无用,恩侯不如先顾好当下,好好教育儿孙,振兴门楣,令尊和令祖父九泉之下,也会因你自豪。”

“多谢伯父宽慰,小儿的身体,还有劳伯父多多费心了。”

李太医笑着道,“这都是小事,哪里值当这样慎重道谢?”

给贾赦留了个调养的方子,李太医便告辞回太医院了。

贾赦把调养的方子交给了守着的碧萍,让他按照太医的方子,早晚两次的熬给贾瑚喝。

碧萍领命拿着方子下去了,贾赦见贾瑚睡着了,便打算去书房,没想到刚出屋门,就见贾母跟前的素鸾进了院门。

“素鸾?你怎么过来了?可是母亲有什么话要你传达?”

素鸾行了一礼,恭敬的道,“回国公爷的话,老夫人听说东院请了太医,有些担心,叫奴婢过来问一问。”

贾赦闻言点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