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大明小学生> 第九百三十章 是不是天赐良机

第九百三十章 是不是天赐良机(3 / 5)

然后又听到夏言继续说:“天子信重,两次起用我为内阁首揆,我一直想做些事功,怎奈朝中总有奸人掣肘,叫人不能得志啊。”

刘天和又想问一句,奸人指的是哪些人?

客观的说,夏言相教于严嵩,最大的区别就是还有点“政治抱负”的,而严嵩则完全没有。

或许曾经的严嵩也有一点点的抱负,但是嘉靖十七年的“称宗入庙”事件就像是一道分水岭。

在嘉靖皇帝强逼之下,严嵩被迫带头鼓吹献皇帝“称宗入庙”后,就与二十年前的张孚敬桂萼之流一样,也背负上了奸佞骂名。

然后严嵩心中仅存的抱负都被打碎了,此后就是破罐子破摔了。

当然这一切跟即将致仕的刘天和没关系了,他就是继续听着夏首辅说话。

夏言转而又说:“近日收到消息,北虏酋首吉囊死了?”

刘天和终于能开口了,点点头答话说:“确有此事。”

在近些年的北虏势力里,俺答势力最大,而吉囊则是俺答的兄长大哥,两人共同执掌北虏右翼三万户。

但在俺答雄起之前,嘉靖初年时,寇边最凶勐的势力就是吉囊了。

只是近些年来,吉囊渐渐老去,而俺答正值壮年,所以俺答的风头渐渐才盖过了吉囊。

但兄弟两人没有内讧,俺答渡过黄河向东发展,主攻宣大方向,而吉囊则留在了河套地区,主攻延绥宁夏等三边。

所以刘天和担任陕西巡抚和三边总督时,多年来的主要对手就是吉囊,一次斩首四百的功绩也是从吉囊这里获得的。

就是因为吉囊去世,西北边镇压力暂时减轻,短期内不会有问题,刘天和才会借着机会奏请致仕,这样不至于影响大局。

就是刘天和不明白,夏言忽然提起吉囊去世,又是想说明什么。

夏首辅说话是直来直往的风格,不会云山雾罩的让别人猜,马上就说到了正题:“趁着吉囊去世,是不是有了复套的时机?”

刘天和:“”

作为一个即将致仕的老臣子,他就是抱着不得罪人,混吃混喝的心态来的。

却不料,夏首辅居然提出了一个如此宏大的议题。

所谓复套,就是重新收复河套,恢复河套卫所,把西北边防拓展到黄河北岸。

三边防线的对面就是河套,所以作为三边总督,刘天和对朝廷关于复套的议论也是有所了解的。

两年前夏首辅就提出过复套,然后被秦中堂评价为“十赌九输的军事冒险”,然后冷嘲热讽的掐灭了夏首辅的复套提议。

万万没想到,夏首辅今日居然会旧事重提。

如果秦中堂在场,肯定又会感慨,历史的惯性真踏马的大;然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