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大明小学生> 第九百三十章 是不是天赐良机

第九百三十章 是不是天赐良机(4 / 5)

后又再感慨一遍,夏师傅为什么非要作死?

刘天和猜测,夏首辅接下来会询问“胜算有几分”之类的技术性问题,所以心里就急剧的盘算起来。

无论是不是致仕,但凡还有点责任心的老臣,该给建议时也不能藏私。

然而夏言却没有询问任何技术问题,只是鼓励说:“如果朝廷决定复套,就没有人比你更适合坐镇兵部了!

毕竟放眼天下,肯定没有人比你更了解西北边镇的情况,你就是最适合的兵部尚书。对此你是怎么想的?”

这意思就是想让刘天和表态了,但刘天和苦笑了几声,答道:“还请朝廷慎重三思!”

也不知道是说对复套慎重,还是对兵部尚书人选慎重。

夏首辅又鼓动道:“松石你镇守西北,与河套虏骑反复厮杀多年,难道就不想一劳永逸,收取全功吗?

如此巨大的功业,若是在你手里做成了,足以让你彪炳史册。朝廷求才若渴,松石你这样的人才致仕就太可惜了。”

不得不说,刘天和颇为心动,如此宏图大业,很能诱发出激情。

略加思索后,刘天和又对夏言试探说:“不提其它,单说因为吉囊死去,就认为良机出现,可能并不准确。”

夏言诧异的反问道:“盘踞河套的吉囊刚死,按照北虏的习气,势力内部肯定要先内乱一两年吧?这难道不是天赐良机?”

刘天和耐心的分析说:“今时不同往日,北虏还有俺答这个强人在,能让一些内乱消弭。

俺答势力与吉囊势力本来就是同流同源,强势的俺答直接兼并吉囊遗留势力也很容易。

这样俺答势力更加壮大起来,对边防的压力反而要加重,这是非常有可能的。”

夏言却说:“这也只是你的一家之言而已,别人不见得这样想,或许真会以为这是天赐良机。”

从夏言这句话里,刘天和听出了一点弦外之音。

吉囊之死到底是不是天赐良机并不重要,只要有人比如皇帝能以为这是天赐良机,这就足够了!

然后就可以“拉风险投资”,把“复套”这个大项目启动起来。

而他刘天和,也将是项目中的一枚重要棋子,可以增强对风险投资人的说服力。

如此刘天和便可以彻底断定,“复套”是夏首辅用来争权夺利的工具,夏首辅大概想借着操弄“复套”来揽权。

针对夏首辅这个心态,刘天和心里不由得产生了质疑。如此艰难的事情,如果心思不纯,能办好吗?

夏首辅就没有想到过,如此宏大的设想,投入也是巨大的,万一办砸锅了,后果会有多严重?

刘天和一边想着,一边摇了摇头说:“看来是在下见识浅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