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神奇的食物
年好过,日子难熬。
过年时的羊膻味还没散干净,第七次粮荒预警就发布的出来。
这个时候的,上下一心,没有人会用华丽的词语去描述困境,所有的成功和困难都会很直面的告诉人民。
这个时候的国人不会被糖衣炮弹腐蚀,也不会去崇洋媚外,全国上下只是一心跟着国家共同发展,共度难关。
成功了,全国民众一齐欢呼、庆祝,结婚用的红稠也能撕了做成红旗和大红花。
遇到困难了,全国民众一齐勒紧裤腰带共渡难关,街溜子也收起了找事的本性,能帮助困苦的邻居。
这个冬天,京城只下了一场雪,还不大,刚刚够盖住大地表面。
连护城河的水位都明显下降,一切都预示着这一年依旧是个灾年。
南方自开春后就没下过一滴雨,许多地方喝水都成了问题,得用水袋走上二三十里路去拉车。
柳树、杨树上的叶子刚见点绿色就被薅了做成了叶子饼。
听说,吃了这种饼子,人拉不出屎。
北方的春耕也不顺利,不下雨,全靠人工挑水浇地,根本满足不了种地的需求,水稻和小麦是别想了,许多地方都改种了地瓜。
交公粮的任务指标什么的都顾不上了,人得先活着。
粮站的供应变成了定时定量,每个月的配额需要分三次领取,上、中、下旬各领一次。而且都是地瓜干,现在一斤粮票能买到三斤地瓜干。
市面上的绿叶菜几乎没了,萝卜也是去年的,经过了一个冬天都没什么水份了。
土豆在这个时候的地位很高,因为它即能当粮食,也是蔬菜。
越冬的白菜这个时候属于高端的食材,是能进国宴的存在。
内政院里有消息传出来,那一位大人已经很久不吃“肉”了。
这是国家缺粮的最高警报。
大家自发的缩衣节食,把所有能找到的,可以吃的东西发挥到了极致。
三大爷阎书斋弄来一些板栗壳。
三大妈把内里的毛膜撕掉,煮熟了,用小石磨磨成粉,和着麦皮和波罗叶子作成饼子。
二大爷带着院子里的年轻人种箱菜,收获不多,但多少能填补点。
街道办现在也不管这种事了,许多大院都这么干。
刘光天这些年轻人进厂的事黄了,因为街道办开的起工厂,却给不起粮食配额。
大院里的孩子继续放养着,因为没有学校招生,许多学校都放了假,何雨水也从学校搬回家住。
林建国和妹妹每天只用两片地瓜干煮了汤水填肚子。
这是老太太教他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