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仙侠小说>山河风雨晴> 第四十三章 万法善变

第四十三章 万法善变(2 / 5)

些经典之中,有细分的经、传、记等分类,均属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先贤之作。除却这些儒家经典,还有后代儒家的经典之作,包括了程颢、程颐、朱熹等人的著作。

儒家是先秦诸子百家之一,由孔子创立,战国时候便有不凡影响。后秦始皇“焚书坑儒”,儒家遭受重创。西汉时期,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再次登上政治舞台。之后便是迅速蓬勃发展,后来“儒者”更是成为了读书人的称号。

儒家学说包括了五伦、十义、四维、八德。五伦是指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之间的关系,以忠、孝、悌、忍、善为准则。十义是指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慧、幼顺、君仁、臣忠。四维既是“礼、义、廉、耻”。而八德便是忠、孝、仁、爱、信、爱、和、平。

风凌云讲这些经典一一翻阅,其中有一部分是他以前看过的。走过摆放儒家学说书架,便是看到前面标明的“法家”二字。法家也是诸子百家之一,其源头可追溯之夏商周时期的理官,在《汉书·艺文志》中被列为九流,代表人物有管仲、吴起、申不害、商鞅、韩非等。法家是中国历史上研究治国方略的学派,提倡富国强兵,依法治国的理念,涉及范围颇广。

在诸多法家代表人物中,商鞅重法,申不害重术,而慎到却是主张君主握法处势,无为而治天下。后韩非集结众法家思想之大成,将“法”、“术”、“势”三者融合为一,将法治理论系统化,提出了君主集权,设立郡县的主张。

风凌云翻开法家典籍,从春秋时期管仲等人代表的著作,再到战国时期商鞅、韩非等人的著作,一直延续到秦汉、魏晋南北朝皆是有独立的法家学说。隋唐以后,却是不得见,他心里不由生出疑惑,莫非到了这个时代,法家的思想便消亡了么?

风凌云随后又微微摇头,后代若是如此,又怎么会有李善长这等精通儒、法兵三家之道的传奇人物。在这时,李善长走了过来,看着风凌云疑惑的样子,便问道:“有什么想不明白的么?”

风凌云随即出了自己的看法,李善长闻言,却是一笑,道:“法者,在约束、制衡、规范,万物运行之规则也!每一朝每一代,都会见有自己的法度,治国有国法,治军有军法,甚至是煮一锅粥,用的的方法不同,煮出来的味道,都会不一样!”

“这就是老子说的治大国若烹小鲜么?”风凌云问道。

“不错!”李善长眼中满是赞赏,同时也有些遗憾,李祺这人虽然自己的儿子,可是同自己一点都不像,是没有可能继承他这一切了。李善长又接着道:“法家自成一家以来,便有很多知名的代表人物,如管仲、申不害、慎到、商鞅、韩非等人!他们对于法家思想都有着很大的贡献。但是其中最为厉害的,恐怕要数商鞅,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