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备车。”姚光启又检查了一遍奏疏,交给了师爷发往京师,而后向着制菌厂而去。
申时行恰好比姚光启晚到一步,姚光启带着上海地面官员迎接了申时行。
上海制菌厂,隶属于上海县衙,乃是上海县衙独资建造的一个大型的微生物官厂,这也是申时行从浙江赶回来的原因。
而为这个制菌厂提供技术指导的是上海海事学堂,现在的上海理工学院医学院。
制菌厂专门用于培育菌群,比如给惠民药局提供的青霉菌、给酒厂提供各种各样的酒曲、酿醋的醋菌、发面用的酵母等等。
而制菌厂每年要向下给工匠分配三成的利润,上交三成的利润,自己留三成扩充产能,剩下一成利润给上海理工医学院提供资金支持,培育各种各样奇奇怪怪的菌群。
比如最近上海理工医学院,就从海带上提取了一种棒菌,这种棒菌能够对各种产物发酵,最后产生一种只有海带上才有的鲜盐,和盐四比六食用,能极大的增加食物的鲜味。
海带很鲜美,某种程度上可以当做是肉,就因为里面有这种发酵物。
醋、酒、酱油、鲜盐、酸奶、豆豉、腐乳等等都是发酵物,但是这些发酵物的生产,往往是有害菌和有益菌一起发酵,弄出的来风味儿奇怪的同时,还可能有害。
制菌厂有着非常广阔的市场前景,上海国窖酒厂恨不得把上海制菌厂的产能通通包圆。
“抚台,这青霉菌,三个工坊一年也就能生产八百瓶的老卤水来。”姚光启带着申时行,一边走,一边有些不满意的说道。
产量太少,缺口真的太大了。
陈年芥菜老卤水,是解刳院在万历六年正式确认有效的秘方,后来解刳院通过显微镜找到了青霉菌,一直在培育能产更多老卤水的青霉菌。
近十年过去了,依旧是产量寥寥。
一瓶是一个单位,治疗一个肺痨病人所需用量,时至今日,上海规模化生产的制菌厂,也只能生产八百瓶。
不够,远远不够。
“医学院都跑去扣鞋底了,你还要怎么样?知足吧,产量从最初年产一瓶,到现在提升了八百倍!”申时行劝他不要急,这事儿急不得,一急就会有人弄虚作假。
扣鞋底,是因为海员的鞋底上的泥土,有各种各样的青霉菌,还有各种压舱石,也是医学院大医官们洗劫的对象,只要增加产量的青霉菌,陛下都是统统不吝厚赏。
从去年起,大明远洋商船,每年都会从各地带回一大堆的泥土,交给上海海事学堂医学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