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节(1 / 7)

唐健觉得话说的差不多了,便问道:“怎么样?曹师长?有没有决定?”

曹锟被唐健从深深的记忆中拉了回来,曹锟不是傻瓜,对于南方军最近重重反常的举动在这一瞬间也得到了解释,原来唐健迟迟没有对他下手,是因为希望自己能为他效力,同时也是给这数万北洋新军一次重新选择的机会。

想毕,曹锟突然跪在地上,低着头,像宣誓般的说道:“曹锟愿意和司令一起为这个伟大的理想而奋斗。

第三卷 战火远东 第一章 华夏崛起

曹锟主动投诚之后,江苏和安徽两地相继归顺了南方军,而曹锟的六万大军也接受了南方军的和平改编。

自此,南北内战才在真正意义上以南方军的胜利而结束,而南方军在收编了大部分北洋新军之后,总兵力也达到了三十万之众,这还不算各地的民团以及预备役兵力。

从此以后,中华大地之上只剩下南方军一军独大,在接下来的三个月时间里,唐健的主要兵力都放在了围剿逃进深山的北洋新军残兵。

三个月后,经过了二十万南方军的大力清剿,中华大地上剩余的北洋新军大部分都接受了和平改编,而顽固抵抗到底的都被南方军全力剿灭。

不久,聂士成的西进大军顺利从山西南下返回武汉,于此同时,孙万龄和曹锟的东线大军和聂士成在武汉进行了大会师,国内的局势最终趋于平静。

会师之后,唐健开始召集南方军高级军官以及民间各地的知识分子商议建国事宜。

唐健的请帖一出,全国各地的名士纷纷云集武汉,就连一些在国外留学的华侨也纷纷买船票赶回国内,准备参加这一次决定中华四万万国民未来命运的盛典。

三年的内战之后,武汉头一次这么热闹,在武汉的街头之上,随时可以看见穿着西装留洋归来的华侨,满脸喜色的老百姓纷纷上街,载歌载舞,欢迎各地代表来武汉。

这一日,唐健和严复、唐绍仪三人人走上了武汉街头,开始了长达两个小时的闲聊。

唐健走上街头时,清楚的感受到了大街上热闹的气氛,不时有顽童互相追逐跑过,身后还有尾随而来微微嗔怒的父母。

江滩之上竖起了五颜六色的旗帜,在江风的吹拂下分外绚丽,来往每一个的脸上都洋溢着阳光般的笑容,一方面是庆祝大清王朝的覆灭,另一方面是为了即将诞生的新国家而欣喜。

远处的江面上,飘荡着各国的国旗,由于全国戒严的命令还没有解除,长江江面上还不能够让各国列强的军舰随意进入,所以大部分都是各国的商船,商船之上乘坐了基本上是来自各国的记者,对于这样一个千载难逢亲眼看到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改朝换代的壮观局面,相信每一个记者都愿意用手中的相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