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节(2 / 7)

机和笔记录下这一伟大时刻。

唐健和严复、唐绍仪漫步到了江边,三人随意找了一处藤椅坐了下来,对于在国外留过洋,并且居住过一段时间来说的严复、唐绍仪两人来说,他们的意见比起待在国内,没有亲眼见过英美法几国先进制度的知识分子要中肯的多。

“在建国商讨事宜还没有正式开始之前,我想听一下两位先生的珍贵意见,毕竟严先生在格林威治海军学院待过,而唐先生也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修学过,两位对国外的政治体制都有一点的了解,所以,我想听取一下两位的意见,看下接下来中国该采取一种怎样的政治体制?”唐健问道。

严复首先答道:“不知道司令和唐先生有没有看过17世纪,英国著名思想家洛克《政府论》,《政府论》是前期分权理论的初步形成,对分权理论进行了进一步发展的孟德斯鸠提出了著名的‘三权分立’理论,他曾经在《论法的精神》中,将国家权力分为三种,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

“所谓三权分立,就是通过法律规定,将三种权力分别交给三个不同的国家机关执掌,既保持各自的权限,又要相互制约保持平衡。孟德斯鸠这一思想对美国的宪法制定者影响很大,至今美国仍然采用的是这种政治体制。综上,我觉的我们最好还是采用总统制。”严复又补充道“不错,我也同意严先生的看法,美国建国时间短,它之所以能够发展这么快,有很大一部分是得益于这种高效政治体制,所以,我也觉得我们可以效仿美国的总统制,确定我国的政治体制!”唐绍仪也赞同严复的观点。

唐绍仪曾在美国待过数年的时间,对于美国总统制的优越性深有体会,总统制是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一种政权组织形式,与议会内阁制相对称,由总统担任国家元首,同时担任政府首脑。

总统制的特点就是以总统为行政首脑、行政机关从属于总统而非议会,在总统制下,总**立于议会之外,只对人民负责,不对议会负责,总统在任职期间,没有因为政见不同而倒台的风险,可以积极推行政策,此时刚好合适中国的国情。对于经历过三年内战,内外交困下的中国,唯有实行这种政治体制,在行政于立法相互制约的情况下,行政力高度集中,运作效率充分发挥,适应形势的发展。

唐健听完两位智囊的话,微微点了点头,其实他心中也是这个观点,比较倾向于总统制。

当初他尽力辅佐袁世凯创建内阁制,仿效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可是后来的事实表明,这种政治体制完全不适合此时中国的国情,间接导致了袁世凯独霸朝纲,所谓的皇帝也成为了他玩弄政权的傀儡,所以,经过实践过后的君主立宪制并不适合此时的国情。

结合此时中国的国情,只有总统制才适合,而进入了稳定发展之后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