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先生不知道这些人在干嘛,就找了一个乡下的老大哥询问,“挖黄泥啊!杨公子在这里建一个窑厂,需要大量的黄泥。”
胡先生纳闷了,烧陶瓷也好瓷器也罢,根本不需要黄泥啊!又问了一下老大哥,才知道烧的是红砖。
胡先生看了看摆放在砖厂里面的红砖,问旁边的护卫能不能拿起来看一下,护卫说别摔坏了,胡先生就拿起来研究了。
砖头拿在手中很沉,胡先生用牙齿咬了一下,觉得很硬,红砖并不光华,很磨手,他又问了一下周围的人,这些人告诉他,这个东西是盖房子铺路用的,他自然是不相信。
这些疑惑,他决定还是去找杨元良解答,这个胡先生是一个广州本地的族长介绍来的,杨元良还是很给面子的,见了他第二次。
胡先生还是笑眯眯的说到:“我这次来看见红砖很是稀奇,别人告诉我是铺路盖房用的,我觉得很不可思议,想问杨公子,这个到底是干嘛用的,要是好的话,我准备运回家乡贩卖。”
“恐怕让你失望了,我烧的这个和青砖一样,还没有青砖好!”杨元良的回答还是那么的苍白。
这个时代已经有青砖了,技术也很成熟,杨元良要烧红砖不是没事找事干,是要囤积材料,为以后烧耐火砖打下基础,或者说是为了烧水泥打下基础。
胡先生还是不相信杨元良的话,拐弯抹角的套问杨元良,杨元良自然是送客了,杨元良说的是实话,这个胡先生不放心,就让人去告诉二皇子他在这里待上一阵子再说。
高耸的烟筒竖了起来,红红的炉火点了起来,杨元良的红砖厂终于开始出砖了,因为都是手工操作,精度不高,烧出来的红砖有一大半都不合格。
杨元良让当地的村民拿回家去了,这种砖块不好,放在砖厂中也没有人偷,胡先生在产砖的三天后,带着一个叫做金顺的十八岁小男孩走了,去为二皇子制造蒸汽纺织机去了。
这个小男孩的走,给了杨元良当头一棒,原本杨元良以为,按照元首的办法,培养出来的学生一定衷心,可还是出了差错。
胡先生走后,杨元良几天晚上都睡不着,他这就等于自己幸苦种了三年的桃树,眼看要开花结果的时候,桃子被人给摘走了。
胡先生给那个小孩的待遇并不高,只是给了十万两的银子就把人给骗走了,至于到了地方给不给钱,杨元良也不知道。
金顺到了二皇子那边,把橡胶厂的事情给说了出来,又把实验室的给说了出来,虽然这些人一时半会不能明白实验室是做什么用的,总是感觉杨元良不对劲。
二皇子说到:“能不能派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去杨元良那边?”胡先生说道:“这样最好,他那个地方需要有人盯着,我不相信有人就为了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