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在自己的下一步的计划中,有向美国购买潜艇以便部署在日本周围,专门营救落水飞行员。但这个目标能不能实现,还要看美国人的态度。而且在短时间之内,苏联人根本就不可能参加对日作战的情况之下,很难取得港口驻停的潜艇补给和维修也是一个相当大的问题。
这种情况也就意味着,一旦参与空袭日本的飞机被击落,飞行员基本上就没有生还的可能。这样一来,如果要持续保证对日空袭,那么对后备飞行员数量的要求,会是相当的大。按照眼下的每年不到五百人的培训速度,要猴年马月才能够凑齐?
这也是杨震为什么会对此战损失了这些飞行员,而心疼的要命。尽管他也知道,这是一支军队走向成熟,所付出的必然代价。更是正在进行的这场全民族解放战争,所必须做出的牺牲。但这种损失,还是让他心疼的直哆嗦。
看着杨震的脸色有些不好,刚刚完成汇报,此刻还沉浸在被杨震接见兴奋中的于明。虽然还沉浸在激动之中,但颇为会察言观色的这个家伙一眼就看出杨震的疲惫。小心翼翼的道:“一号,我已经汇报完毕。您先休息,我先下去了。”
杨震却没有立即放于明走,沉思了一会后杨震才开口道:“你回去和黎明说,就说我说的。你这个中队长就先不要当了,去航空司令部任作训参谋兼航校训练主任。你今后的工作,要更多的放在航校中。”
说罢,看了看因为要离开一线,而有些不情愿的于明,杨震摇了摇头道:“你在前线,只能带出一个中队,或是最多只能带出一个大队来。到后方航校,你可以带出成百上千个你。你的实战经验,正是我们眼下正急需的。”
“能在一次空战之中,就摸出敌军新式飞机的弱点。并击落了两架,这个可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将你放在航校,我感觉更能发挥你的经验。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个王牌飞行员,而是更多的空战高手。而且按照军区航空兵的规定,你已经达到了调回后方担任飞行教官的标准。”
听到杨震的话,于明有些不好意思的道:“一号,其实我之前在哈尔滨的上空,已经与日军这种新式战斗机交过几回手,有了一定的经验。否则,我也不可能一次就摸出他们的弱点来。毕竟一般的空战,仅仅持续十几分钟而已。”
“一次空战的时间太短了,对于摸清楚一种新式飞机的性能,这点时间还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在之前与其交手,对其有了一定了解的情况之下,在空战之中我才能尽快的摸清楚敌机的基本性能。”
“一号,我会就此次战斗形成一个完整的报告。可真的我不想回航校工作,还想留在前线战斗。您能不能和上级说一下,让我继续留在前线?一号,我想这里应该更需要我。我的一个中队弟兄,都扔在了这里,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