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就没有多余的借给其他人。
有些人还是盯着村里条件稍微好一些人家,比如张翠花和周玉忠家,年年都是被花样盯着借钱借票。
可他们当中有些人只管借不管还,一类是等别人家儿子成亲要用的时候,她家发了布票就找借口说自己家这样急那样急,不肯都还给人家。还有一类就是年年欠队里的账,年年分不到钱,三五年前借的还没还上,现在又不断地借,不借就死皮赖脸地缠。
说实在的,一般人都不爱借给他们,也被借怕了,俗话说救急不救穷呢。
第一次说来年还,结果来年又说来年一直拖到现在。
结果现在还借,你说借不借?
借了,那就打水漂,钱和布票都不会还的,谁家富裕?谁家也不是用不了的扔,哪里能随便打水漂?
不借,他们家的老人女人赖上门哭哭啼啼的,一定要借点,借不到就不甘心。
大过年的,谁愿意别人跑家里来哭啼啼触霉头,丧气不丧气?
一般刚发了布票这几天借钱、借布票的特别多。
那些不管怎么借就是借不到钱和布票的,最后没有办法,就只能借别人家的衣服穿着去相亲,甚至结婚也借穿几天,等结完婚再还给人家。
知根知底关系要好的还行,借了去穿穿,给人家仔细着不弄脏弄破,然后说几天就如期还人家,还的时候多说说感谢话,让人心里舒坦。
偏生还有一些人,借人家的东西不仔细,自己的爱惜得跟眼珠子一样,别人的就大喇喇,不是给弄脏就是弄破,回头还的时候一点愧疚都没,一副你衣服自己不结实本来就要破你想赖俺没有门!
甚至有的借了人家的不想如期还,还想穿上十天半个月。
还有的不感恩反而一副穿你衣服是给你面子的牛逼架势。
这样的,谁借?
可这样的人,偏偏就很多!
今年最大的目标自然是莫茹和张翠花家,这是劳模之家,刚奖励的布票就有将近二十丈呢,他们家人口多,发的布票也不少的,就算周明林在相亲,可足够用的还有盈余呢,所以很多人就心思活络,要找她家借布票和钱。
其实自从莫茹成为劳模,得了棉花和布票奖励以后,就有不少人想找她借,不只是本村四个大队的,还有外村的。
莫茹每次都能看出点苗头,那些日常没交情突然上门的,还有见面没别的话儿不是吹牛就是哭穷的,基本就是借钱借布票的。每次一见面她就找个借口躲开,不给人堵着长篇大论哭诉然后借钱的机会。
后来她们改了策略,说借周明愈的衣服,从裤子到褂子,从棉裤到棉袄,甚至棉被。
尤其后来的军大衣!
小伙子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