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节(4 / 5)

便赵文煊在封地上减免了不少赋税,贫苦农家依旧只得以薄粥度日,到了冬季,自然少不了开仓放粮,好助这些百姓渡过困境。

农作物收成一般,为了维持市面粮价稳定,次年肯定不能大肆收购补充回来,连续几年下来,即便库存充足,但压迫感难免渐生。

赵文煊虽人进了京,但是藩地的重要公务依旧会送过来,让他决断,这两日,他已命人将放粮之事准备起来,如今一看毁粮之事,他怒气陡生。

只是,任明蔚的粮车距离通州已很近,大约就是四五日路程,如今越王的人已出京近两天,他们即便派人急追,也来不及了。

赵文煊剑眉微蹙,吩咐徐非,“把京畿之地常平仓存粮情况取出来,先给诸位先生传阅。”

与任明蔚一事同时进行的,便是摸清京城附近常平仓的虚实,两者前后脚有了结果,万幸的是,由于其他常平仓距离运河较远,运输不便,这任侍郎便没敢动作。

这几处常平仓虽没满仓,但也有大半库存,不像通州粮仓那般,几乎已被暗地里掏空了。

韩易水看过密信,他心算能力很强,凝眉捻指粗略估算一遍,便有了大致结果,“殿下,按照往年放粮情况看来,这些粮食大概能支撑一个月左右。”

赵文煊颔首,“若是及时派人出京,往广平、蓟州等地调粮,一个月时间粮车便能抵京。”

既已来不及阻止越王毁粮动作,百姓温饱也能无虞,那么趁势而为,为己方谋求有利局面,事在必行。

“殿下,在下有一问。”韩易水拱手,“不知殿下对越王太子有何计较?”

韩易水从不自作聪明,坦言问了主公,看对方是想谋算东宫还是越王?又或者两者皆有。

他这主公是个心智坚定的人,心中必然有了方向,问清楚后,他们循着一个方向使力,再好不过。

韩易水一贯作风如此,赵文煊不以为意,他眸光冷冷,薄唇轻启,吐出两个字。

“东宫。”

第110章

偌大的外书房中, 墙角处各立了一个人高的十五连盏烛台, 由上至下放满了如椽巨烛, 巨烛早已被燃起,室内亮如白昼。

橘黄色的火苗微微跳动, 烛光照在赵文煊英俊且偏冷的侧面上, 他眸光并无波澜,只薄唇轻启,吐出两个字,“东宫。”

他声音冷淡, 并不大,神色也丝毫不变,但在座数名谋士俱心下一颤, 齐齐垂下眼帘。

须臾, 韩易水稳了稳心神,拱手道:“我等谨遵殿下之令。”

话罢,诸人便照现今情形,展开了详细讨论。

昔日赵文煊养于坤宁宫中,虽如今与太子已是竞争对手,但于情于理, 他矛头应更对准越王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