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节(3 / 4)

前定国公在岭南的时候,多番政治举措,让岭南的局面焕然一新。

那些当时辅助他的官员,多半也得到了升迁。

等到二十年之后,他们这一代的官员,就没有什么盼头了。

定国公已老,想来这辈子都不会来岭南了。

民间仍有那些惦记着国公爷风采的人,每年到了夏季,就往京中定国公府送上岭南鲜果。

那些昔日同僚,也时不时给他送些琼地采出的珍珠,或是粤地挖出的老玉之类的。

而今日有晋王在此,带着天子仪杖出巡,又身负剿匪的重责。

倘若能助他一臂之力,还愁升迁不成吗?

瞧晋王这副有备而来的姿态,今日的晋王,想必不会比定国公差。

有人便道:“殿下既然有定国公大人的卷宗,想必知道,当年定国公在此地也是剿过山匪的。”

岭南的山匪就像雨后春笋,一茬接一茬,怎么都割不完。

能够稍稍控制数量,已经很不错了。

轩辕玦点了点头。

“本王看过。定国公当年豪情万丈,甚至化妆成老农,去与山匪交谈。还苦口婆心感化了一窝的山匪,把他们劝降了回去,回到山林之间务农。”

众人纷纷点头,当年定国公的故事,在本地也是流传不朽的传说。

“那殿下,是否要效法定国公?”

有个官员说了蠢话,然而细细看了轩辕玦一眼,差点自扇耳光。

以轩辕玦的容貌,化作成老农哪有半点相似?

果然,轩辕玦摇了摇头。

“时移世易,当时国公以新办公学,并其余几项有惠的政策来吸引他们,这才使得他们愿意弃械下山。如今再以同样的法子,只怕是说服不了他们了。”

说服不了,那可如何是好?

那红服的官员诚恳道:“殿下,岭南可是民一万,匪三千啊。本地的屯兵数量不足,若是用来剿匪,必定会导致城中大乱无人约束。何况山上道路交错,那些山匪狡兔三窟,想要抓住实在不易……”

这话的意思,便是劝他不要武斗,而要文斗了。

“嗯。”

轩辕玦煞有介事地点了点头。

“那就集中兵力,先把最嚣张的一窝端了,杀鸡儆猴。”

红服的官员:“……”

轩辕玦并非是与他们商量,而是通知他们自己的决定。

至于选的是哪座山头,派遣多少兵力,如何行军布阵,他一律没有告知。

只是让南宁的屯兵出了五百的人手,由他统一调度。

轩辕玦身边的护卫,明的暗的全都加起来,有一千人。

加上这五百人,要聚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