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节(2 / 5)

倚桐,斫木刨底,钻孔系徽……近几日琴身完工,终于开始髹漆了。

她知道这人兼学百艺,不止晓畅诗书,于篆书、草书、八分书皆造诣颇深,且谙于弈棋,妙笔丹青。甚至,于制琴制墨这些也是技艺拔俗,当初新婚之时便曾制了一尾连珠式的七弦琴予她。

时隔多年,再次见他斫琴髹漆,一时间心神恍然……仿佛又回到了当年荆州南阳那个坐落于幽篁修竹间的小院,中庭云丘竹的凉荫下,他揽衣跽坐,横琴膝头,凝神垂目,执了雕刀一笔一划地在琴首处錾下“琴瑟在御,莫不静好”八字婉通古雅的篆字……

星移斗转,光阴暗换,但眼前此人此情此景,仿佛全然淡化了十余年间岁月的痕迹,安然静好,一如当年。

那厢,凝神执笔的孔明已绘毕了兰叶,又换了支细笔蘸了白漆,开始工笔细绘兰花的花瓣,他澹然的目光那样柔和,随之落下的墨迹笔致淡雅细致,晕染出一个含露半绽的雪白苞儿……

“丞相,属下有事需禀。”正此时,门外有侍从的声音清晰地传来,微微打断了黄硕的思绪。孔明已绘毕了琴首处那幅兰草图,顺势搁了笔,向她微微笑着示意。然后揽衣起身,向门边走去。

“何事?”他神色平静,语声清醇而凝定。

“是江东那边左将军的书信。”侍从恭谨地奉上了一只黑漆朱绘的鹤纹木函。

黄硕闻言倒是怔了一怔,左将军?--孔明的长兄诸葛瑾。

那这信……是家书?

“嗯,且退下罢。”孔明抬手接过了信函,微微颔首。

“诺。”侍从恭谨地领命而去。

孔明启开了木函,自其中取出了一卷帛书,而后边走边展了开来--黄硕有些意外,他这般心急,难道是什么要紧的大事?

果然,孔明只一眼扫过那绢帛上的内容,眸子里便融融地漾开了几分笑意--这人自拜相之后,人前多是喜怒不形于色的,即便是在家中,像此刻这样七情上脸地高兴,也是许久没有过了。

那家书上……究竟说了什么?

☆、  第113章 诸葛亮与黄氏女(十七)

黄硕心下不由有些好奇起来。

正出神间,孔明已几步走到了她身畔,一面将那方帛书递予她递了过来,一面温声开口道:“阿兄膝下有二子,长子阿恪,次子阿乔,我都曾见过,皆是十分聪灵颖悟的孩子……你见了定会喜欢的。”

黄硕闻言,几乎瞬时间听懂他言下未臻之意,一双眸子神光滞住,仿佛又什么都不明白似的,怔怔看向他——

四目相对,孔明仍是温然带笑:“上月,我去了一封家书,与阿兄商议将阿乔过继到我们夫妇膝下。”他目光落向了她手中那卷她还未及细看的帛书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