盯着,就担心小二在自己不注意到时候,驼了腰,盯了这么几年下来,常宁其实已经觉得自己说的腰板直起来这句话在家里几个孩子身上,已经到了习惯成自然的地步,包括小二。
哪想到,三儿会遇到了一个爱古风的老师,让三儿跟着学讲究起来,这一讲究,常宁对孩子们的基本要求自然不可能达标。
“三儿,我们也错了,以后我们会改正的。”不管三儿是不是讲究起来,反正,最懂事的大妞也向三儿做了检讨,这点,常宁不反对,他那是基本要求,要是孩子们能做到更好,当然求之不得,特别是女孩子,多注意一点,气质会更好。
“三儿,二哥也会注意的!”比起大妞来,小二这保证不太靠谱,一边说话,还一边哥俩好的拍拍三儿的肩膀,哪有一点正经样。
“二哥,我相信你一定会做到的,我也会好好监督你的。”有了对比,常宁看着三儿就更加的一本正经了,正经的常宁都有点不习惯,孩子还小,这样正经,好吗。
不好,常宁不喜欢自家孩子知识还没多少,就先开始摆起谱来,所以,和三儿的老师必须谈谈,有知识也不能摆谱,完全不靠谱。
“孔老师,你好,我是常爱民的父亲常宁。”既然决定要和三儿的老师谈一谈,常宁也不拖,趁热打铁,第二天交待了大妞管着家里,一下班,常宁就去了学校找到了这位孔老师面前。
“是常爱民的家长呀,请坐。”孔老师看着年龄应该在四十岁上下,很学究的做派,所以,被学生一模仿就是家里三儿的样子了。
“你不过来,我也准备找时间去家访,学生要进步,不是老师一个人的事情,也不是家长一边的事情,两边一起使力,学生才能更进步。”常宁还没有说上话,孔老师先讲上了。
“是,孔老师你说的对。”被老师先抢了话语权,常宁急不了,只能先附和着老师说话。
“常爱民同学底子不错,有基础,你们家长在家里是提前教过吧,这很好,家里提前学过,再到课堂上的话,就能很容易吃进老师讲的内容,以上学期期末考为例,就算一年级的内容简单,但常爱民同学依然可以表现突出,做题不马虎,学习不浮燥,还有,常爱民同学的字也是班上最漂亮的,写字的话,不练出不来成绩,光这一点,就能证明你们家长的成功了。”常宁教导孩子,识字,看书,写字一样不落,三儿能出彩,没有一点意外。
“以后还得老师再教导。”孔老师看来对三儿的评价很高呀。
“孩子的教育是家长与老师双方的合作,孩子个人的努力三方的共同结果。”这句话一出,常宁再一次深刻体验到这位孔老师刻板的形象,他只是在附和孔老师的话,而孔老师却一脸认真,和这样的人说话,你要和他较真了,有你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