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敬虽不再会试,却心痒难耐,凭着宰相公子的身份,每届放榜都要与那前三甲比试一番。那前三甲见是贵胄公子,不敢大胜,自家收了几分文采。谁知那梁敬确有捷才,每每险胜,等那三甲醒转过来,已是输了。那前三甲灰头土脸,倒让梁敬大出风头。
官家听得,本要荫补个官诰,谁知那梁敬只是推却,还说自家最喜话本游记,还是纵情山水的好。自此之后,便学那柳七行事,顶着“奉旨说书”的名头,只唱那风花雪月,官家见得,倒也罢了。
话说这梁敬本是富贵闲人,顶真真的好命,在《春欲滴》原文里,自永安侯府瞧见那世子嫔王嫣冉,竟丢了心肠,一双眼里只有那女主,哪盛得下旁人。那女主见了这等温润公子,虽说没红杏之想,也有几分欣赏赞叹,男主瞧在眼里,心里只是冷笑。
没过几时,梁相国被人坑陷,本要杀身,因与永安候有旧,才保住性命。梁府全家流放极南,百般磋磨,亡了近半。那梁敬半路逃出,思来想去,还是赵世伯最亲厚,便奔向永安侯府。
男主见这情敌,先安置下来,私底唤那刀斧手。老侯爷却拦住不放,还说老友家已是可怜,你与敬儿也是总角之交,府里添双筷子便罢,怎得如此狠毒无情。男主虽嘴中应承,却暗中手段,没几日那梁敬便暴病而亡,真个可怜。
如今嫣娘大龄未嫁,赵裕蛰伏海宁,梁敬还在富贵乡哩,梁府显赫,哪有祸事。这临安膏粱纨绔中,谁不晓得梁家小官玉面朱唇,清新俊逸,各个都怀那隐秘之心相交。那梁敬见都是些脑满肥肠之辈,诗文不通,俱婉言相拒,谁知一日文会,竟遇到赵三,一双眼只随那白衣。
这赵三是个老手,见这雏儿只瞅着自己,便朝他一笑,自家先走了。那梁敬只觉这笑甚是好看,又品了品那人的诗词,句句口齿留香,不由得起了相交之意。
噫!这世间相交之事,不外乎才貌金银,若是那等惫懒穷酸之人,有谁家瞧得上。贫些的先揣度金银,贪欲的首选那貌,只有两物不缺的,才有那心思以文会友哩。这梁敬与赵三诗会相聚,那赵三又着意卖弄文采,竟场场皆胜,将那前三甲打压在泥地。
梁敬见得这等高才,又私下邀约,真个锦绣满腹。这赵三官不仅科举恁得熟练,连那话本,也比别家的精妙。
梁敬连听十日的《石猴修佛》,《三家逐汉》,心内痒痒那百变石猴是否逃出压顶泰山,那奇门遁甲的羽扇先生有无归汉,连催那赵三,恨不得立时结拜,一起著书立传。
谁知那赵三却叹气道:“敬弟,愚兄幼年曾逢异人,判得短寿孤星之命,若与你结拜,带累得你孤苦一生,倒是我的罪了”。
那梁敬最好诗文,好容易遇个真才,又在热头上,哪肯放过。这赵三天纵之才,人物清隽,又是官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