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问鼎十国> 第一百六十一章 万千感慨

第一百六十一章 万千感慨(2 / 5)

李穆在沿途的安排很体贴,他知草原人不习惯坐船,并没有走更近的水路,而是从风陵渡口乘大船南下到孟津港,先到洛阳暂歇,然后才从陆路前往汴京。

在准备登船的时候,耶律敌烈忽然发现有一行书生人对着他指指点点。

耶律敌烈看了几眼。

对面见状,纷纷作揖行礼,好奇对着李穆说道:“李长史,他们是谁?”

李穆向他指的地方望去,见是一群不认识的书生,摇了摇头道:“不认识!”

他大步走了上去。

耶律敌烈只见李穆与他们细细说了两句,便领着他们来了。

书生们共有六人,他们来到近处,一起向耶律敌烈行礼。

为首一人叫萧云说道:“大王携云九州归附,此高义如海,我等末学之辈,深感敬重,故而行礼而拜。”

李穆解释道:“他们是参加春闱的士人,正相聚前往汴京。”

耶律敌烈讶然道:“你们如何得知这一切的?”

萧云道:“我等是从《山西日报》中得知的。”

耶律敌烈来了兴趣,说道:“可否借我一观?”

萧云道:“便是赠予大王亦无妨,这是在下自己抄录的,不如出版的工整,还望见谅。”

山西日报自然是朝廷报纸的衍生之物。

五代期间,相比中原混战不休,江南、吴越、巴蜀少有战事,以至于文风鼎盛。

杭州、金陵、成都号称三大印刷业中心。

中原整合了三地的印刷技术,造纸技术,令得印刷造纸更加便利节约。

报纸也因此推广于朝廷的各地州县。

这报纸除了花钱购买以外,还允许士人学子往各地的进奏院抄录,给真正贫困学子了解天下大势的机会。

耶律敌烈从萧云手上接过《山西日报》,与萧云一行人道谢之后,便上船去了。

李穆给他们准备的渡船很是平稳,耶律敌烈并未感受到剧烈的摇晃,找了个地方看着手上的《山西日报》。

他并没有刻意挑选自己的那一部分,而是一点点的细看。

这第一篇文章居然是卢多逊写的政策总结,这文章写的是白话文,简单易懂,他看得很是舒服。

主要介绍了今年山西的小旱情况,也写明了旱情因为朝廷治河,建造水车的缘故,并未受到大的影响,并没有造成小旱成大患的情况。

肯定了各地官员的工作,提出了修坝建堤清淤的任务。

这种工作总结,在后世那是再常见不过了。

只要是个官,随口就能来几句。

可在古代真不多见,因此耶律敌烈见状是叹为观止,心道:“此事传开,百姓们还不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