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儿是腊月二十五,民间做豆腐,说起做豆腐,其实就是买豆腐吃。做豆腐是一门手艺,族里已经和隔壁村的一家豆腐作坊订货,今儿是取豆腐的日子,每家每户,按照人头分配,都是嫩嫩的豆腐,吃不完就在外面冰冻,留着冻豆腐以后炖菜吃。
爹莫如湖一早就去了族学,孙文孙武也跟着,二人曾经做生意,是大掌柜,又是东家,很有经验,年后族里也要做点小买卖,选了几个族里年轻的小子,几个人好学,几乎每日都要准时去,有不懂的当场便可发问。
腊月二十五,天气更严寒,出门能冻掉下巴,青璃也不在乎形象,穿上厚厚的羽绒衣,围着头巾,从头到脚包裹严实,只露眼睛,在她后面,跟着堂姐莫青菊,念苹,三人要到库房去整理东西。
族学休沐,后面一间空房被充作库房,之前说好的,二十八那天再次分发年货,这次是用于村里外嫁的姑娘回娘家所用之物,除了早准备好的鸡鸭鱼肉之外,糖果干果被青璃用好看的红纸打包,上面系着红色的丝线络子,这样看起来送人好看,瞬间提高了档次,也有面子。
“青璃,你们族真好,还给这么多好吃的。”
念苹是个小吃货,这两天到了莫家村,更是不想走,晚上和堂姐莫青菊一起睡火炕,热乎乎的,她马上适应,睡得香甜,第二天要等用早膳之前才能醒,慌忙洗漱,眼巴巴地等着吃饭。
“那是因为啊,族人也好。”
族里人上交了家里的田地,像莫子山家里有生意的,百分之八十的收入都归到族里,这其实就是压榨和不平等条约,为了让族里贫富差距尽量不要太大。青璃自己家的铺子,早早的记在了娘刘氏名下,倒是没有动。
只要族里能吃饱穿暖,有银子花用,族人也不会计较太多,他们依然选择了相信莫如湖,相信青璃,这让青璃很感慨,这时代人都挺实在,或者说族里人想法简单了些。
没分家的人家,妯娌们都有私心,有时候因为葱蒜争吵,很常见,谁也不想让对方占了便宜,本质是家里不富裕,人们就习惯于斤斤计较,现在族里一切全部安排妥当,她们立刻心思豁达,有了吃喝,就不差那三瓜俩枣的,当然有个别精明喜欢算计,可以忽略不计。
经过小白狐狸羽幽鉴定,从大秦打劫来的润手膏,效用不错,她把包装换成了统一的扁盒小瓷瓶,分发给村里女人们,有人用的好,会过来讨要,想回娘家作为年礼送人,并且愿意用一条大鱼抵,青璃点头,超出预算之外,就要靠族人们自己掏腰包,这样很公平。
把库房整理了一番,每个人都分发了一个大布兜,鸡鸭鱼肉放在布兜之内,外面绑着红线,这样提着出门,喜气,要是娘家人一看,知道出嫁的女儿过的好,也会笑得合不拢嘴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