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漫方圆十丈。
忽而宋潜机拍案而起:祝先生,你还这么年轻啊!
他终于想起来了。这不是青崖七十年后的教务长吗?
祝先生吓了一跳,看孟河泽也一脸茫然无措,只得磕绊道:宋、宋仙官更年轻,不,比我年少有为。
祝先生最初为何想来千渠?
宋潜机暗惊,他们草台班子千渠郡已经变得这么有名,连大门派青崖的墙角都能挖来吗?
听说千渠民风淳朴,藏书丰富,且正是需要教书先生的时候,我便来了。祝凭环顾顶天立地的书架,这里的书,比我想象中更多,真是读书人的圣地乐土。
宋潜机问:千渠书馆建立不久,要论规模,青崖书馆比这里大出十倍。
四年前,华微城的人口也比千渠多十倍,可是现在呢?祝凭低声道,实不相瞒,我出身不好,若无人引荐,自去青崖,想亲眼看见一些珍贵典籍,恐怕要耗上二十几年。
确实如此。宋潜机恍然。
规模越大的门派、越讲究用人出身、制度越完备复杂。
祝凭见他点头,神情温和,紧张情绪消散大半,笑道:
我读过《劝学》,很赞同宋仙官有教无类的观点,谁说凡人不该识字?农夫不该识字?现在外面的世道越来越乱了,一群年轻修士每天开思辩会,长篇大论,非要驳倒对方,甚至拔剑相向我只希望有一个地方,无论男女老幼,不拘出身,人人都会写自己的名字。
孟河泽好奇插话:辩什么题?
祝凭苦笑:各种题都有,有道吵得最厉害的,是辩妙烟仙子到底美不美、如果连妙烟仙子都不算美,那什么才是美的标准?美需不需要标准?
宋潜机心想,这世道确实变了。
不知不觉间,妙烟最美的共识竟都有了争议,去紫云观和青崖也不再是修真界读书人和做题家的唯一出路。
他沉思片刻:祝先生家里还有人吗?可愿一起落户千渠?
祝凭道:父母早逝,我是家里老大,下面还有两个弟弟,一个妹妹,兄妹四人相依为命。说起家人,他表情柔和许多,我喜安稳宁静,喜欢读书教书,但我二弟生性好斗,勇武过人,两年前投奔卫王,立志闯出一番新天地
孟河泽听见卫王两字,眉头一跳,急忙看宋潜机表情。
宋潜机摸摸眉毛,依然亲切微笑,示意对方继续说。
卫真钰在天北洲划地自治,去年正式称王。
他行事高调张扬,因而仇家不少,一年一半时间在打仗。
我三弟既不爱钻研学问,不愿来千渠,也不爱武斗,不想去卫城。他性格鲁钝却极踏实勤勉,听说陈仙子最有耐心,每日手把手指导修行,不嫌弃弟子资质。他便去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