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领导这支庞大的混编军团,英国特意从凡尔登前线调回印度军总参谋长道格拉斯·黑格中将,由其出任联合军团最高统帅;日本则派出第三师团第五步兵旅团长菊池慎之助出任日本军官代表团主席,梨本宫守正亲王出任军团后勤总长。
卷七:大中华民国 第1014章,国防部会议
英法日三国确定在越南成立联合军团的消息,很快由中央情报局破获,在一月六日这天即发到了南京总统府。
从一九一五年中旬,中国就已经为发动南亚战争开始进行战略准备。而十二月份整整一个月的战前铺垫,俨然已经打好了所有开战的政治基础。这次英法日三国成立联合军团,正好是正式开战的一个难得契机。
在接到中情局的情报之后,吴绍霆立刻召开了一次国防部军事会议,开始下达作战指令。
这次对协约国宣战将会按照之前与德国协商的战略方针,优先切入南亚腹地,进攻印度支那联邦和印度本土,同时在适当的时机开辟北线战场。所谓适当的时机,就是看德国的援助是否足够,如果有足够的援助,那就直接打进沙俄本土,否则即收复外蒙古失地即可。
在军事会议上,吴绍霆决定成立南亚战区,任命何福光为南亚战区总司令,全权负责执行切入南亚腹地的战争部署。同时拟准在甘肃成立北线统帅部,任命韦汝骢为北线最高总司令,先行修整北方第二集团军,并着手进攻蒙古和预计进攻新西伯利亚的战略物资。
不仅如此,何福光和韦汝骢同时授任陆军大元帅军衔,继蔡锷之后成为中华民国大元帅。
简单的授衔仪式结束之后,韦汝骢先行进行了北线统帅部的战略计划汇报,这份战略计划从去年十一月时就已经着手布置,经过两个月的汇总总算决定下来。按照国防部参谋长作战室的分析,北方第二集团军的整顿和后勤调动最快还需要一个月的时间,出兵蒙古则最好定在开春三月,一方面是天气原因,另外一方面是等待德国援助,除此之外更是为了静待沙俄在欧洲战争深陷困境的时机。
除此之外,北线统帅部还计划成立一支蒙古籍兵团,用以更适应蒙古的地理气候,同时也是为日后培养一批忠于南京中央政府的蒙古政治和军事势力。
针对蒙古的作战思路,主要采取“先合后分”的战术原则,利用平原地形集中兵力快速突进,先行攻克伪蒙古政府都城库伦,然后再以库伦为中心分散兵力围剿四盟叛军,务必将参与叛乱的叛军一网打尽、不留后患。
吴绍霆对蒙古叛军多多少少还是有些了解,这些不安分的蒙古王亲完全是依赖沙俄的扶持,在军队装备和素质上甚至都大大的不如北洋军,更不用说现在新编的北二集团军。之所以让这些叛孽活跃到现在,主要还是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