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政府和南京中央政府迫于国内国外的环境。如今国内国外的环境全部肃清,收复外蒙不过是探囊取物而已。
因此,对于韦汝骢提出的战略,吴绍霆没有任何异议,放手让韦汝骢去安排执行。
原本何福光应该向吴绍霆汇报南亚战场的战略计划,不过之前陈炯光已经将一些细节内容做了单独呈报,再加上吴绍霆正在准备新的南巡行程,届时必然会前往昆明坐镇统筹,所以南亚战场的战略计划汇报最终省去。
在处理完南亚战区司令部和北线统帅部的军事任命之后,吴绍霆对南亚战区的兵力部署进行了新的调整。首先是关于四年前秘密在越南成立的第四山地师,在全国军事整编计划时期,为了保证这支部队的隐蔽性,因此没有列入整编的范围,到如今这支部队的番号依然是广东军政府时期的“广东陆军第四山地师”。
如今既然这支部队已经从越南撤离,并且早先成立的目的就是为了参加越南战争,故而在这个时候要正式授予全新的番号。
吴绍霆亲自批示第四山地师更改番号为“第一独立山地师”,直接隶属于南亚战区司令部指挥,并且在近期之内完成军队编制和武器装备的改善,列入南亚战场主战部队序列之一。
其次是关于新长江三督与南亚战争的交叉关系,吴绍霆决定重新编制长江沿岸的国防军事部队,毕竟做为中国内部最重要的河运交通,国都南京又属于长江沿岸,因此无论从战略意义还是政治意义上来说,长江都是非常重要的地理因素。新长江三督的主要目的,是保证长江流域的国土安全,建立一支专属保卫长江的国防军事体系。
而出任新长江三督的人选,必然是要具备军事能力和政治背景双重考核。吴绍霆心中早已有了合适的人选,那就是以莫擎宇、李纯和许崇智三人组成长江防御体系,分别掌管武汉、南昌和南京三地的军务。莫擎宇和许崇智都是南北战争时期的旧部,无论是资历还是政治信任都足够,唯独李纯还需要进一步的调整。
正因为如此,吴绍霆才决定让李纯参加这次南亚战争,在战场上一则可以考验其的军事统率能力,二则更是培养其对国家的忠诚度。当然,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他之所以选李纯来组建新长江三督,而不是清一色的南方旧部,还是顾虑到要给冯国璋一些面子,不至于让冯国璋的直系势力瓦解的一干二净。
这并不是纵容官僚集团势力的发展,而是在寻找一种政治均衡性。
从广州军政府开始,吴绍霆就知道部下之间存在种种派系,虽然这些派系在大体上全部是效忠于自己,可彼此之间的勾心斗角必然是无可避免的事。任何一个派系的膨胀都会直接威胁到吴绍霆的统治权,正所谓功高盖主就是这个意思,因此做为一个掌权者要学会的就是分摊派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