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过撰写第二部长篇55万字的锻炼以后,无疑他的功底升华到一个全新的境界。第二学期开学他没有去上学,他在家里加紧续写第一部小说。仅仅几天,他就续写成功,这部小说就是《锋镝行》初稿,那时14万字。
当然,何俗的成功也是“必然”的。
“必然”往往都比较正宗,不象“偶然”那样令人发笑。这“必然”要追溯到他的童年。在他读小学的时候,他非常喜欢看书,尤其接触到金庸、梁羽生等名家的武侠小说以后,更被那离奇的遭遇、非凡的本领、曲折的情节、缠绵的爱情给迷住了。只要知道哪儿有武侠小说,他就尽一切可能借来。只要捧上它,饭可以不吃,觉可以不睡,没日没夜,如痴如醉,一口气读完它。就这样,他很快读完了《射雕英雄传》、《天龙八部》、《神雕侠侣》、《鹿鼎记》、《雪山飞狐》、《书剑恩仇录》、《笑傲江湖》、《云海玉弓缘》、《七剑下天山》、《弹指惊雷》、《神州奇侠》等七八十部长篇巨著,加上其他的,共阅读了八、九千万字或万万字以上作品!
古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之说,何俗虽然没读“万卷”,却在极短时间内读了万万言,实在称得上“博览”和“博闻”,难怪他要“狂妄”了!
不过,不是所有“狂妄”的人都能成功的。“狂妄”必须有更加雄厚的本钱。小何的本钱是什么?他的本钱用四个字来概括就是“多写”与“善悟”。
小小年纪,他到底写了多少作品?
短短两三年里——从十三岁到十六岁,他撰写了三部长篇:《锋镝行》,15万字;《逍遥游》,已写55万字;《江湖青衫行》,全书共约60万字,已写31万字。3部中篇:《滕黑子传奇》,8万字;《喋血鹰嘴崖》,6万4千字;《孤胆英雄》,7万字。还有大量的古体诗词和散文。总之,短短两三年里,一个十几岁的少年竟然撰写了近200万字!
倘若,小何仅仅是一味地猛写,而不会思索,缺少“悟”性,那也是绝对不行的。我在名城当了十年编辑,发过几百万字稿子,接待过数百位作者,我没有发现有一个初学写作者有如此高的悟性。那是去年夏天,镇文化站的同志提来一大摞稿子,这就是何俗的《锋镝行》初稿。办公室里的同志听说是位少年写的,出于好奇,大家争着看,一位同志一看就被吸引住了,边看边连连称赞。我接着看,一天一夜一口气看完,乖乖,这部武侠小说比已经印行的许多武侠小说好得多。不过,我象抓到了一个火炭,我怀疑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是否写得出这样好的书。冒着酷热,我去到那小镇,找到了他。脸黑黑的,眼亮亮的,一个稚气未脱的孩子,穿着普通的学生装。他惴惴的,见到我很有些拘谨,甚至没有一丝笑意。我问他读过一些什么书,“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