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夫人也染了天花,她同样没有被送出城,虽然一部人认为杨和书此举太过心狠,但大多数人都感动于他的无私。
至少,杨夫人和他们一样没有出城,并没有因为是县令夫人就特殊对待。
加上一直是杨大人努力从朝廷那里得到赈济的粮食、药材和钱,这一次生病的富人不说,至少绝大多数一般人家,治病所用的医药都是以杨大人为首的衙门负责的。
大家治好病转身就能走,一文钱都不用付。
当然,治不好也是直接抬下去就烧了,连尸骨也没有。
因为有了这些言论,杨和书的形象总算是慢慢扭转过来,城中百姓对他的怨气少了不少。
尤其是普通的百姓,没过多久就转而去怨恨起牛家来,对杨和书更多的只剩下感激和同情了。
至于当地士绅和富商,崔氏和师爷思索了好几天后还是听从杨和书的建议,放出杨和书将要被调回京城,牛刺史可能要戴罪立功被降为朔方县县令的事儿。
这个消息一出,不仅普通百姓,连一直一心一意怨恨着杨和书的士绅们都没忍住砸碎了杯盏。
要说他们不恨牛家是不可能的,要不是牛康,他们也不会染上这个该死的病。
只不过这个病出来以后杨和书跑在了最前面,挡住了大部分人求生的路,所以大家才那么恨他。
但现在……
牛家竟然还要留在夏州城。
普通百姓想的不多,只是觉得牛刺史不配为官,更深的就想不到了。
但士绅们和富商们想的却是,牛家要是还留在夏州城,将来还不知道要出多少祸事呢。
而且,这一次他们可不仅仅是恨杨和书而已,也怨恨牛家,在疫情发生后,他们也抢过要送进牛家的大夫、药材、粮食这些东西的。
甚至有一家地主在死了一个独子后没忍住叫人拎着粪水去泼了牛家的大门,可以说是把人得罪得死死的。
牛家还在夏州城任官,他们还活不活了?
于是就在京城还没审判时,夏州就如火如荼的闹了起来。
后来牛刺史被流放,家里还被抄没了这么多资产,便有平民愤的这一个原因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