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仙侠小说>剑侠李白> 第二章 暮投石壕村 有吏夜捉人

第二章 暮投石壕村 有吏夜捉人(1 / 2)

杜甫原在朝中任左拾遗,因直言进谏触怒权贵,被贬到华州。是年,杜甫暂离河阳,到襄阳探望病重的《舍弟》。三月,唐军与安史叛军的邯郸保卫战爆发,接着哥舒翰在黄河延津渡九曲黄河阵中大败,五兄弟浪涛风簸各自天涯。安史叛军乘势进逼河南洛阳。如果洛阳再次失陷,叛军必将西攻长安,那么作为长安和关中地区屏障的潼关势必有一场恶战。杜甫从襄阳返回的途中,刚好看到了紧张的备战气氛,见到战乱给百姓带来的无穷灾难和人民忍辱负重参军参战的爱国行为,感慨万千,便奋笔创作了不朽的史诗——《三吏三别》。

天色将晚,杜子美现在已经是饥肠辘辘了。荒不择路,他自己现在也不知道走到了哪里。

黄昏的夕阳映照着惨淡的万里愁云,古老的枯藤老树之上几只昏鸦在“噶噶”地唱着葬歌儿,这似乎都在预兆着李唐王朝的不幸。

转过一个小山坳,杜甫猛抬头看见远处的松林旁边灯火闪烁,似乎有些许人家。杜子美加快脚步走了过去。

土坯的院墙围着三间破败的茅屋,凌乱的篱笆扎拉门虚掩着。杜甫走上前去提高嗓音问到:“屋里有人吗”?

没有丝毫的动静。可他刚才明明看见灯火闪烁的。于是杜子美继续喊道:“屋里人不用怕,我是途经此地的路人,讨口水吃”。

破茅屋的门缓缓开了条缝隙,一头白发的老妪探出半个头来。

“大嫂,不用怕,我家是河阳的,刚从襄樊返回,慌不择路,过了宿头”

“哦,您稍微等一下,我们整理整理衣服”话没说完,老妪就缩身回屋子了。

书中暗表,老妪全家都没有一件完整象样的衣服,不是裤子破了大洞,就是衣服没了袖子,真可以说是《家贫徒四壁,出入无完裙》。老翁出去捡柴火穿走一件棉袄,老妪和儿媳妇小孙子只能蜷缩在炕头儿,盖着那床破被子。

稍事整理,老妪穿好破烂的衣服,批了件破门帘子来到院中。

“您是,您是杜老爷”?老妪欢喜之情毅于颜表。

杜甫颇为吃惊,在这荒山野岭怎么有人认得自己,那时候没有手机威信,更没有电视电脑,不像现在谁都认识县长、市长席金屏。

杜子美上下打量,却怎么也想不起何时何地见过此人。

“大嫂,您怎么认识杜某”。

“恩人,您真是贵人多忘事啊,前年我的大儿子参军后为国捐躯,但当地武装部怎么也不给评烈士,连起码的阵亡抚恤金都不发,我们老两口多次赴访无过,是您上任后亲自督办,三天之后就给办理完全,您的大恩我们陌齿不忘啊”。

“哦,区区小事,何足大嫂念念不忘啊”

“在您是小事情,在我们穷人家可是大恩大德啊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