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仙侠小说>青羊记> 第四章

第四章(1 / 10)

车马劳顿数日,终于到了西都长安。果然是大邑雄城,虎踞龙盘。远望去,城池巍峨雄健,南抗秦岭,北临渭水,翼蔽关中,气势如虹。城墙壁立如仞,延绵不见尽头。城南正门为明德门,共五个门洞,各宽两丈有余,深八丈,守门卫兵皆执戈矛,穿银甲,威而不怒。城墙上角楼林立,执戟卫士来回巡弋。朱雀大街是中轴大道,北接承天门,南穿明德门而出,宽五十余丈,平整坦敞,气魄宏伟。城门内外客商往来如织,车马拥簇。城内凡九十九坊,东五十四,西四十五,严整如同棋盘。坊间人口众多,五方杂处。除却唐人,还有胡帽辫发的突厥人,披肩布,戴耳环的五天竺人,窄袖小袴,戴花皮帽的西域胡人,其余更有新罗、扶桑、真腊、波斯、大食等异邦之人,熙熙攘攘,往来不绝。城内中外货物辐凑云集,东、西二市更是集天下之奇珍,绫绢丝锦、酒食香茶、金银珠宝,应有尽有,其余番外诸国的香料、灵药、珊瑚、珍珠、宝石、玻璃、锦缎、葡萄酒等异域珍稀,不可胜数。大唐雄富天下,长安可窥一斑。

窦跛蹄和连李二人到了城内,各道分别,窦跛蹄自去京中主人家。九真观观主鸿烈真人在五通观落脚,李伯禽一来与连隐月相谈甚欢,二来也要学习锏法,因此和连隐月向五通观而去。

到了观中,连隐月向鸿烈真人引见了李伯禽,鸿烈真人知道李伯禽是李太白之子,便道:“当年李太白漫游天下,问道四海之内,曾仙游至九真观,延留数月,与贫道谈论炼制丹砂之法。辞去之时,在观中留下墨宝,赠九真观“仙绝”二字。李太白仪表潇洒,浑然有仙人之相,令人倾慕不已。不想今日竟然又遇到李太白之子,真是奇缘啊。”

李伯禽道:“家父之风,晚辈追之莫及。道长是当世高人,晚辈初出茅庐,还要多向道长讨教。”

鸿烈真人点头道:“果然是名家之后,彬彬有礼。”

连隐月在一旁说道:“李兄虽然是个庄稼汉,却天资聪颖,洞悟超凡,一般人不能及。”鸿烈真人频频称赞,李伯禽闻言却颇感惭愧。

鸿烈真人又问起宝剑之事,连隐月将前边的事情一一说了个明白。鸿烈真人若有所思,叹道:“原来是错怪了好人,怪我当时乱了阵脚,失策,失策。”停一下眉头一皱,又说:“这样一来,又该去哪里寻找?宝剑是国之神器,觊觎的人何止千万,这茫茫人海,怎么知道是被谁偷去了。”

连隐月问道:“不知道圣上有何谕旨?”

鸿烈真人闻言,叹了一口气道:“此事棘手之处正在这里。神器失窃,乃是国家大事,若是禀知圣上,也好有个裁处。可如今我在这大半个月了,却连消息都递不进去,更别说觐见圣上了。”

连隐月道:“这是为何?九真观是先皇敕封的皇家道观,真人也曾数次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