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人本来见到子来面容丑陋,已经受惊,又见到其余三子,惊骇不已,左右挣扎,几乎要坠下地去。
鸿烈真人赶紧上前安抚,道:“先生莫慌,他们是你的救命恩人。虽然面容丑陋,但其实是善良之人。”
那人听了此话,又见鸿烈真人丰神潇洒,颇有仙风,才定下神来,略一停,问道:“我在何处?”
鸿烈真人道:“这里是栖梧山,他们将你救上山来,你就一直在这里静养。”
那人若有所思,忽然摸摸身上,道:“我的招文袋在何处?”
子来取来招文袋,递给他,道:“这便是了。我们把它取下来,放在一边,从未动过。”
那人接过招文袋,查点了里边的东西,见一样不少,这才放下心来。于是挣扎着向几人作揖道:“请恕老身适才无礼。多谢几位救命之恩,救命之恩,永不相忘。”说完,就要起身。
众人赶紧劝住,鸿烈真人道:“你体虚气弱,要上哪里去?”
那人道:“我身负重任,一刻也不能耽搁,不能在这里停留。”
鸿烈真人道:“老先生稍安勿躁。你现在身子虚弱,什么事情也做不成。这里是栖梧山,我们也都不是恶人,你在这里把身体恢复好,再去办事不迟。”
那人听了这话,犹疑不决。抬头看了看鸿烈真人,忽然道:“你是鸿烈真人?”
鸿烈真人看着眼前这人,想不起在哪见过,也不知他如何知道自己的名字,只答道:“正是贫道,敢问先生高姓大名?又怎么会知道我?”
那人道:“果然是老神仙。老身是谏议大夫崔振,真人没有见过我,我却认得真人。当年真人在太极宫讲道时,我曾随百官听过。”
鸿烈真人道:“原来我们早已相识。只是,崔大人从哪里来,为何晕倒在此?”
崔振道:“我从灵武而来,要到江南去。我专找小路行走,没想到还是被叛贼发现,一路追杀。身边卫士都已阵亡,唯有我逃得快,捡了一条命回来。只是给养之物都在侍卫那里,他们阵亡之后,我便没了吃穿之物。一路走来,饿了三四天了,又加上年事已高,走到此地,便支撑不住,晕倒了。”四子早备下米汤山果等物,便拿来给崔振慢慢服用。
鸿烈真人听说他从朔方军来,忙问:“听说新君在灵武即位,不知圣上龙体可好?”
崔振叹气道:“圣上夙夜思虑,饮食不齐,龙体欠安。”
众人都戚戚然不语。鸿烈真人长叹,道:“叛贼横行,国祚不盛,可怎么办呀。”
崔振忽然道:“圣上已经拜郭子仪为兵部尚书,率军平叛。以圣上英明神武,郭将军气势如虹,必定能剿灭叛贼,重振社稷。”言语中颇有些豪气。
鸿烈真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