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仙侠小说>青羊记> 第十八章

第十八章(2 / 10)

头看看贺兰进明,见他眉头紧皱,便回话:“安禄山令尹子琦为大将,统兵数十万,席卷而下,要取江南。如今兵至睢阳,将睢阳围得水泄不通。睢阳太守张巡苦于少兵缺粮,因此让偏将南霁云来此处借兵。”

贺兰进明摸着胡须想了想,道:“睢阳与临淮近在咫尺,安禄山的贼兵席卷而来,理应要去救的。张先生,你怎么看?”

张耳略略迟疑,直接道:“小人以为,不借兵,是为上策。”李伯禽听到“不借兵”几个字,大吃一惊,紧盯着张耳,差点脱口要问他何以说出这样的话。

贺兰进明皱眉道:“贼寇压境,张先生却说不借兵,是为什么?”

张耳道:“贼兵从北方一路南下,势如破竹,所到之处纷纷沦陷,如今已破两京,进逼江南,锐不可当,高仙芝、封常青、哥舒翰尽皆授首。此三人乃是一代名将,部下又尽是能征惯战之士,他们都被叛贼击败,而我南国孱弱小民,又如何与北方虎狼之寇抗衡?围困睢阳贼兵计约三十余万,势大难敌。大人若是盲目驰援,万一不能取胜,反而丢了大人的根本。临淮给养充足,足以抵挡贼寇。不如保全实力,固守本家,以图长久。”

贺兰进明听完,不做评语,转头问李伯禽:“李郎认为是否应该借兵?”

李伯禽刚听了张耳番苟安自保的话,心中早窜起起一股怒火,只觉的这张耳奸猾非常,不是好人,贺兰进明这么一问,便立刻答话:“贼寇肆虐,生灵涂炭。凡大唐子民,都应该奋起抗击,更何况大人是一方节度?小生以为,贼寇既然已经兵临城下,大人不仅应该借兵,更应该主动迎战,绝不能见死不救,只求自保。”贺兰进明听完,也并不答话,似乎在仔细思考。

张耳呵呵一笑,向着李伯禽道:“李郎所言,自然是正论,国家有难,做臣子的自然应当全力以赴。可是,事情绝非李郎所想那么简单。”

李伯禽压着怒火,道:“张先生有何高见?”

张耳道:“李郎稍安勿躁,先听我一言。如今大唐尽失江北之地,抗击贼寇所需军饷、兵源全都出自江南。尹子琦率三十万大军,席卷而下,其意并非一个小小的睢阳,而是广大江南之地。如果贼寇取得江南,我大唐一无军饷,二无兵源,覆灭之日就在不远。因此,保住江南,才是目前重中之重。临淮据江南之咽喉,此地兵多将广,又密布城塞,贺兰大人率精兵在此,将临淮守的固若金汤,任凭百万敌人来攻,也能保得江南无虞。只要临淮不陷落,江南便可保全,驱尽贼寇就指日可待。可是如果草率出兵,丢了临淮,江南失去庇护,则尹子琦长驱而入,尽得江南之地,光复大唐又从何说起?”

一番话说的李伯禽竟然无语反驳,惊愕半晌,只说道:“张先生言之凿凿,道理说了不少,可无论怎样,都是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