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汉末纵横天下> 第十八章 郭嘉戏志才

第十八章 郭嘉戏志才(5 / 5)

梓潼人杨充“,受古学于颍川白仲职”。

对于颍川士人来说,则占尽地利、人和的优势。

不仅是人多,颍川的私学的教育内容也是多种多样的,这是其他地方都比拟不了的优势。

一是法律。如郭躬讲授《小杜律》,钟皓讲授诗律。

二是经学。如唐溪典讲授《左氏传》,张兴讲授《梁丘易》。

他们所传经学有这样的特点:擅长于论辩,多博通而不专攻一经。“荀淑博学而不好章句,多为俗儒所非”。“韩融少能辩理而不为章句学”。

这一特点在颍川士人的学术著作上也有体现。如荀爽作《公羊问》及《辩谶》,荀悦作《申鉴》,刘陶作七曜论》《匡老子》《反韩非》《复孟轲》,多属论辩性质的著作。

在私学中,颍川士人不仅能学到精深的法家、儒家的知识,也从这些名士大家那里学到很多政治经验。而且这些私学中的士人还相互结交,互相影响。如王烈与陈纪、陈谌交好,杨充与荀爽、李膺相友善,李膺与郭太相友善等等,不胜枚举。

颍川士人有此得天独厚的受教育的条件,使得颍川人才辈出。

而也正是因为如此,吕煜才冒着有颍川黄巾的威胁,也要到颍川来。

这颍川人才批发市场,随便出来一个,那可都是大才啊!

就譬如面前的郭嘉

吕煜若是得之,不亚于多了数万兵马。

届时内政有荀彧,军事谋略有郭嘉、戏志才。

只要吕煜不是袁绍那种庸人,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肯定是能够发展起来的。

当然

前景是非常美好的。

现在最关键的,便是将这人才批发市场的人才提出来。

现在不是买方市场,而是卖方市场。

也就是说,现在不是君择臣。

而是臣择君。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