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明鹿鼎记> 【1002 不容易搞】

【1002 不容易搞】(5 / 7)

为什么文武分隔,如今牢不可破。

这也是明朝末年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当时比较紧迫,急需解决的问题。

其实也可以看到崇祯皇帝早就意识到了问题所在,但是他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策略和办法,去解决这些问题。

这个时候的崇祯皇帝只有23岁。

其实这些问题最应该由当时的内阁成员和六部大臣们商量考虑,但是内阁成员的表现如何。

早期的成员周道登,崇祯帝问他,为什么宰相要用读书人。

他一时不知道回答,就说要回阁中查一查书才能确切的回答。

崇祯帝又问,近来文章里总是提到情面,这个情面是什么意思。

周道登说情面者,面情之谓也,弄的左右的人等都憋不住要笑出来。

温体仁和周延儒两位执政最长,揣测帝心,搞斗争很厉害,对于解决问题的办法,基本上没有。

关于贪污腐败,因为明朝正常的俸禄十分低,从海瑞身上就可以看到,这使得大量的官员贪污腐败,而且贪污这种事的情况就是搞了一次,停不下来。

崇祯帝早期一直讲文官不爱钱,当时户科给事中韩一良上一疏,把这些情况说明了一些,崇祯帝觉得很满意,想提拔他,结果吏部尚书王永光给了一个建议,让韩一良指出最严重的事件,要重惩贪官,韩一良不敢说,最后拿几个被打倒的阉党做例子,崇祯帝十分愤怒,但是最终还是放过了韩一良。

此后崇祯帝试图依靠特务机关来打击贪污,结果是这些个特务机关也是一样。

时人记载,崇祯中期的锦衣卫指挥使吴孟明缓于害人而急于得贿,每缉获到州县官员送到京城的礼单就故意把收受双方的名字泄露给当事人,然后挨家索贿,直到满意了才罢手。

东厂也是同样,有一个知县送了24两银子求翰林胡守恒撰写一篇文章,被东厂侦查到,去找胡守恒索贿。

胡守恒还根本不知道这件事,但为了避免麻烦,还是送给东厂上下1000两银子才销了灾。

面对满清,继承皇位的崇祯皇帝只有17岁,驾崩时只有33岁。

他的主要对手皇太极是34岁登基,而且是一个极其老练的政治家。

崇祯二年,皇太极入关,兵部对于当时赶往京师勤王的军队不知道如何派遣,户部为粮饷着急,工部一时之间备不齐器械,袁崇焕被捕后,祖大寿和何可纲居然带着部队逃回山海关外,满桂与清军战斗时,城墙上边发大炮配合他,却误伤满桂的部队,满桂也受伤。

这一切把明朝的虚弱展露无遗。

其实关于气候,人口的大量增长和气候造成的农业减产,最终变成了大饥荒,而当时的政府拿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