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仙侠小说>金蟾记> 140章:拦路剪径,白骨人魔【5】终极版。

140章:拦路剪径,白骨人魔【5】终极版。(3 / 7)

?”

“贫僧从不打妄语!”

魔僧沉吟片刻,笑道:“医家立方,必依内难脏腑气血之学。仙道制药,亦不离佛老心性之。老衲不精炼药,依佛理妄测一二,望诸道友莫笑…”

红莲合十道:“请!”

蝴蝶道:“魔兄大可畅所欲言,在下洗耳恭听!”

野鹤道:“敬听高论!”

李丙抚掌赞道:“先贤云:一法通,万法通,知其一而万事毕。魔兄佛法精湛,道德高隆。今反本溯源以佛理逆推药理,传出去乃是一段佳话,又何笑之有?”

众高人尽皆称善,魔僧遂笑道:“那老衲就先牵个话头,引诸道友美玉。”顿了一顿之后,继续道:“昔六祖启五祖之悟道偈曰:‘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由此可见,人的心性,是本自圆成,神通具足的。超脱的奥妙,就蕴藏在自己的心性当中。这,你们都同意吧?”

野鹤深以为然,头附和道:“然也,我华夏修炼主流儒道释三家,虽然理论功法修炼各异,但都认同这一。儒门根本大典《四书五经》认为:人性至善,人人皆可为尧舜。这句话虽得如曹溪大师直白,但也承认了人的心性是至高无上的,人人都有超凡入圣的可能。王阳明也认为,心物一元,心外无物!我道门根本大典《道德经》第一章就开篇名义的指出: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儌。大道运转的奥妙、天地宇宙万物的本源真相需要修士利用有无之间的心态观察体悟。期间虽未明确的谈论心性,但还是承认心性在体察大道之中的重要性…”

李丙接过话头,头赞同道:“相比道德经,前辈金仙紫阳真人就得明白浅显一些了:心者,道之体也;道者,心之用也。人能查心观性,则圆明之体自现,无为之用自成,不假施功,顿超彼岸!”

红莲道:“诸道兄得极是。俗语云:老清净,道重炼养,儒言中庸,释论寂灭。对心性的研究,相对看重炼养的道家与看重治世的儒家而言,还是我释家研究得更透彻一些。吾宗根本大典《金刚经》通篇都在谈心性。禅宗离经叛道的禅师们虽然敢呵佛骂祖,但他们也没有否定《金刚经》,否定心性对超脱的重要性。禅宗宣扬的“明心见性就可以即身成佛”比张紫阳“查心观性”得更彻底。相对显而言,我密教的法更加彻底,密教把心性提到了更高的地步。吾教根本大典《大日经》,便把本尊“大日如来”看成是超越于宇宙独一无二的本体。“大日如来”便是“法身佛”,宇宙万有,种种一切都是他的自性本能附属品…我密教修行入门、精进、成就等所以关窍的核心关键都在于心性、在于身口意三密合一,存想本尊…”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