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我是当朝驸马爷> 010 尊老爱幼五好青年

010 尊老爱幼五好青年(3 / 4)

赵惇却哪里知道,这原来的赵惇为人刚、学富五车,与公羊宁性味相投,二人也算是君子之交。如今旧友久病方归,公羊宁心中高兴,面上自然也要热情一些。

“赵兄,许久未见了。身体可大好了?”公羊宁呵呵一笑,直起腰来,对着赵惇关切地问道。

“好着呢好着呢。谢谢关心哈。”赵惇摆了摆手,示意自己身体特好。

公羊宁一脸惭愧地说道:“我身无长物,只有俗务缠身,去了反倒是扰你清静,所以这才未去探视。”

“没关系没关系。”赵惇嘻嘻一笑。

见赵惇面色如常,公羊宁便放了心。随后便严肃了神色,准备跟赵惇谈正事:“连日以来,江淮持续干旱,春播难以进行。十几天以前,关中突遭冻害,田中秧苗多有坏死。赵兄可已听说?”

赵惇点了点头,这几场灾害估计比较严重,街头巷尾还有府中的下人们都在谈论着,这几次的灾害不同于以往。以往旱灾也就损失三四成,这几次的灾害居然将天下粮仓苏湖一带的秧苗破坏了足足有六层,市场上的粮商们便趁机哄抬粮价,导致物价暴涨,价钱几乎要比以前贵上十倍,百姓叫苦连天。各州州府纷纷上书朝廷,一面开仓放粮,可是官仓中的粮食只够维持几天,等朝廷的赈灾粮运到,至少也需要一个月的时间。

姜枫也跟赵惇提起过这件事,说姜武为此很是烦恼。

见赵惇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公羊宁不禁面浮喜色,大喜道:“赵兄面无难色,想必是心中早有应对之策了?”

哎?

赵惇一时语塞,差点呛着自己。他本来没觉得这件事情跟自己的关系很大,自然是面无难色,哪里就有什么应对之策了。中国地大物博,不是这里有灾就是那里有祸,几乎年年都是一边旱一边涝。赵惇在现代时类似的报道看得多了,都有些麻木了。

“没什么良策……遭灾了就去赈灾嘛。总有没遭灾的地方不是么?”赵惇干巴巴地笑了几声,然后回道。

公羊宁面容肃穆地摇了摇头:“河内凶,则移民于河东?这算个什么法子。兴许是你卧床太久,有些情况不清楚。这回受灾最严重的可是号称‘天下粮仓’的苏湖一带。”

赵惇闻言,诧异地看了公羊宁一眼。啥玩意儿?大米的主要产地不是东三省吗?嗯?难道是我读书太少?

赵惇却是不知,虽然东三省的土地肥沃、物产丰饶,但日照时间短、气温偏低,尤其是霜冻期比较长,而且经常出现暴风雪等自然灾害,往往一场自然灾害一年就白忙活了。在这时候,还没有更好的手段去解决这些自然条件带来的灾害,况且玉米、高粱、土豆、春小麦、高寒水稻等抗寒农作物是在原时空的明朝后才陆续传入中国的,以这时候条件不具备开发东北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