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战场严重的刺伤了突厥人的自尊心,齐人在他们的王城肆意的烧杀掳掠,用马蹄玷污了他们的圣庙。当哀号传来,骨咄禄可汗仰天哀嚎,日夜泣不成声。突厥的男子用弯刀划破脸颊,任鲜血流淌。
齐军悍勇残暴的形象让每一个草原人都印象深刻,即便是冒顿可汗全盛之时的大突厥,齐军的不可战胜仍然是草原上挥之不去的梦魇。
同时,这场战争也是赵惇作为一代名将身上为数不多的污点之一。
在突厥人的传说故事中,他被描述成身高五尺,嘴中吐着火焰的恶魔,专门爱吃突厥人的心肺和内脏。突厥没有史官,没有纪元,在他们仅有的历史记载中,只是将那一天称为血泣之日。三万突厥人被杀死,他们的尸体被随意抛弃在城中的各个角落。贵人的头颅被割下,他们的财产则被破门而入的齐军抢走。女人被齐军粗暴的拖进营帐,满城的惨叫声,哀嚎声四处可闻。
而作为统帅的赵惇,进城后颁布的第一道命令就是他要闭门睡觉,他已经两天两夜没有合眼了。亲随被告之,除非是骨咄禄的大军杀回来,否则绝不允许叫醒他。直到第二日清晨醒来,赵惇才大惊失色的发现黑沙城中已成了一片血海,急忙下令肃整军规。
这也让后世支持他的史学家多了一个理由,赵惇这么一个绝世名将怎么会纵容部下烧杀抢夺、奸淫掳掠呢。一定是他太过于疲倦,所以进城后匆忙中忘记下严令约束军纪。但这种说法却有个致命的缺陷,因为不止是赵惇,包括张超、栾季等等高级军官,都在那天中离奇的失去了踪影。
失去了约束的齐军像脱缰的野兽,血腥让他们赤红着眼在城中四处寻觅着下一个猎物,突厥人的王城成为了暴力和血腥的地狱之城,街道上流淌的鲜血慢慢的汇聚成河,以致数日后落下的雪花,都带着一丝诡异的暗红色。
一百年后,一名年青的史官在史记中对赵惇在这场屠戮中扮演的角色给出了新的说法,他认为赵惇也是没有办法,所以借口闭门睡觉已掩人耳目。
在远离后方,绝望曾经笼罩着这支孤军深入的齐军。为了让他们保持住强大战斗力,赵惇不断的许诺,许诺给他们财富、功业,还有女人。这支孤军深入的齐军,在瀚海中忍受着饥渴、疾病,在草原上忍受着高强度的作战和随时可能到来的死亡,靠的就是他们统帅不断给他们带来的胜利希望,让他们信心满满的渴望兑现承诺。
所以赵惇对入城后的杀戮劫掠保持了沉默,他清楚的知道一个半月来的高强度作战已经让士卒们到了失控的边缘,如果不让他们发泄一下高压带来的负面情绪,很可能没出黑沙城军队就要哗变了。
泣血之日确实是‘泣血之日’,虽然惨烈无比,可确实只持续了一天的时间。
第二天清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