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战区通信指挥系统。该系统在建成后,战区司令能直接向班排指挥官下达命令,并且直接调取士兵在前线战场上获得的信息。
因为太过超前,有太多技术门槛需要跨越,所以“反射弧”的研制工作是一拖再拖。
按最新的计划,能在新历155年拿出样品,就很不错了。
所幸,现在这套代号“传声筒”的指挥系统超越了所有对手,而且大幅度领先。
在过去几年里,每年都会在巴铁进行几次联合演习,比如代号“和平之翼”的东方集团空军联训联演。也就是通过这些演习,巴铁空军率先完成了指挥机构调整,融入到东方联军指挥体系当中。
不过,这并非全部。
在巴铁的战斗机升空前,还发生了一件重要的事情。
部署在巴沙瓦与卡拉奇的2架“侦-29C”相继升空,并且在大约30分钟之后,跟靠前部署的“指-8C”汇合。
这两架大型电子侦察机,也就是电子战机,才是真正的“关键先生”。
因为大型电子战机的使用强度远比不上预警机,所以“侦-29”系列总共不到30架,还没有“指-8”的一半。
至于价值,“侦-29C”绝对不在“指-8C”之下。
在高强度的空中战斗中,电子战机甚至比预警机更重要。
说得直接一点,跟差一个级别的对手,比如梵罗国交战,“侦-29C”这样的大型电子战机能够让附近300千米范围内的敌机全都变成瞎子。如果适当的缩小干扰范围,比如把干扰区域的扇面减小到5度,干扰距离能翻倍达到600千米,也就能对敌人的大型预警机进行压制式电子干扰。
设计“侦-29C”的时候,帝国空军针对的是迢曼空军与纽兰空军,并根据假想敌提出了战术性能指标。
帝国空军所针对的,主要是纽兰空军的E-3“望楼”大型预警机。
梵罗空军就有几架“望楼”。
在新历140年,也就是E-3A列装纽兰空军2年之后,梵罗空军凭借良好关系获得了一架E-3A。按照当时的规划,梵罗国将在未来10年之内用30亿纽币采购8架E-3A,打造两套空中预警与指挥系统。
可惜的是,梵罗国是典型的眼高手低。
仅仅几个月后,那架纽兰空军租借给梵罗空军测试使用E-3A就失事坠毁,不但预警机彻底烧毁,搭载的20多名机组成员无一幸免。关键是,这架E-3A在纽兰空军名下,在空难中丧生的机组成员,有13名纽兰空军的官兵,其中一个还是德州参议员,参议院军事委员会主席的侄子。
当时送E-3A去梵罗国进行测试飞行,就是为了推销这种大型预警机,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