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二十六年初,李隆基召集大军一百万,以李嗣业为先锋,以高仙芝为统帅,全力攻宋。
在王维的暗示下,朱逢春放开镇江关,任由大唐军队进入宋国。
唐宋两军在金州相遇,惊天动地的大战爆发了。
唐国处心积虑,准备充足,瞬间攻破了宋国的长江防线,不到一年时间便占领了宋国十二个大州,胜利空前。
大唐内举国欢腾。
以前宋强唐弱,宋国屡屡进犯大唐南岸,唐国只能勉力支持,委曲求全,现在唐国强大了,可以压着宋国打。
看着一车车从宋国运回来的金银财宝、绫罗绸缎,以及无数美女、奴隶,大唐百姓自信心爆棚。
洛阳城中,长街之上,时时可以听到山呼万岁的声音。
李隆基站在望岳楼上,这座楼是皇宫里最高的阁楼,可以清晰地看清洛阳的全貌。
听着宫外传来一阵阵山呼万岁的响动,李隆基异常满足,脸色忽白忽红,有些癫狂。
这些愚蠢的百姓啊,果然够短视,只要让他看到一点点好处,他们忘记以前的不满、怨愤,因此解决国内矛盾重要的手段就是对外战争,把矛盾转向国外,或者说把主要矛盾变成次要矛盾。
知道了这个办法,当皇帝很简单,即使国内民怨沸腾,只要取得一场了不起的胜利,所有的怨气都会瞬间消失。
这就是李隆基当了一百多年皇帝得出的经验。
哼,谁还敢说朕是昏君?
李隆基看着远处的长街,嘎嘎嘎地大笑起来,皇宫上飞起了一群乌鸦,向着南边飞去。
“来人,把郭子仪带进来!”
“遵旨!”
不一会儿,须发皆白的郭子仪就被带到了望月楼上。
李隆基看也不看郭子仪一眼,微微眯着眼睛,自得地道:“郭子仪,听到了吗?他们在喊万岁呢!”
郭子仪不在乎皇帝的神情,捋着胡须看着洛阳,半晌,他出声道:“陛下,你已经得到了你想要的胜利,军队该撤回来了!”
“撤回来?”
李隆基古怪地看着老头子,“哈哈哈,我大唐挥军百万,无往不利,此次大唐的目标是直捣龙穴,一统天下,怎么能后撤呢?”
“哼!年龄越老,胆子越小,郭太尉你已经老了,这天下再也没有了你的战场,你回家去吧!”
李隆基不屑地说道,他记得先贤说过,无论多大的年纪一定要保持着年轻时候的激情与野心,才能勇往直前,取得非凡的成就,而现在自己依然还有激情,可郭子仪这个老头子真的老了,在如此大好形势面前,他居然说出撤军的昏话,可悲可笑!
“陛下,宋国底蕴深厚,国力强过大唐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