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大唐不宣而战,孤军深入,一旦宋军反应过来,大唐必败,望陛下莫要被眼前的小胜蒙蔽,早早撤军是为上策。”
“哈哈哈,我大唐攻势气势如虎,宋国能有什么办法抵挡,你说宋国底蕴深厚我相信,但宋国的底蕴都是依靠文道修士,别忘了当今天下的形势是,文道衰弱,武道崛起,宋国的底蕴十不存一,有什么值得忧虑的。”
在开战之前,李隆基招一干心腹大将商议攻宋事宜,高仙芝王子腾等人,都提出了反对意见。
高仙芝等人认为,圣女教覆灭之后,宋国的形势趋于稳定,此时不是攻宋的最好时机,最好的时机应该是小梁国与宋国开战之后,大唐趁机起兵,或许能坐收渔翁之利,现在确实不是好时机。
而且大唐与妖族战争结束不久,西北各地在花费大力气重建城池,国内徭役繁重,赋税加重,经不起大战的消耗。
更重要的是,唐宋两国缔结过和平条约,宋国军队没有冒犯唐国,唐国有什么借口攻打宋国呢?
要知道没有合理的借口就向同盟国发起战争,是不得人心的,史上称之为无义之战。
不义之战,会丧失民心,高仙芝等人希望皇帝三思而后行。
哼哼,不义之战?
以戈止戈,一统天下,让世间再无战争,便是最好的名头,怎么说没有出兵的借口呢?
李隆基不顾几人反对,坚持发动一统天下的战争,现在又听到郭子仪说此战必输,心情能好吗?
“郭太尉,你认为大唐会输?”李隆基冷笑道。
郭子仪望着南方的烟尘,叹道:“灭国之战,当步步为营,开战之初,当提前谋划十数年,暗暗积攒力量,强大本国实力,同时要暗施手段,削弱敌国,低弱我强之时,当寻找一个恰当的借口,这个借口必须是正义的,战争爆发之后,应当步步为营,稳扎稳打”
“够了!”
李隆基不客气地冷笑道:“朕曾经率军把岳飞赶回了南国,又暗中指挥王玄奘灭掉了长江联盟,略施手段消灭了妖国,朕久历战场,战果辉煌,怎么攻打宋国,岂用你教?”
李隆基认为自己功勋昭著,在治国理政、军事战争上都有相当高明的表现,何必要听一个老头子在这里啰里啰嗦呢?
他细长的眼睛微微眯起,冷冷一笑,“郭太尉,你认为此次攻宋之战必败无疑?”
郭子仪认真地点了点头,叹道:“可惜了百万大唐儿郎,可惜再也不能回到北岸了。”
“哼,愚夫之见,既然你如此笃定大唐会输,要是此战大唐胜了又如何?”
“任凭陛下处置!”
“好!”
李隆基大笑几声,冷色忽然变冷,一挥大袖,向楼下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