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民众,当然也用来或满足个私欲或氏族需要,进攻他族或保护本族。
因为生产力的发展,建造城墙,水渠,计算田亩粮食。或者宗教原因。结绳计事肯定行不通了,出现了图画文字。
为调节社会予盾,确定社会各成员义务,更重要的是保证统治者利益。制定对统治者有利的不成文的条例和规定。
一个氏族就是上层族长或者首领,决定指挥战争,和一部分富有者,对整个氏族进行管理,充当祭司,书吏和战士。中层是有自己一块地的农民或者有技术的工匠。提供粮食和生活必须品。并向氏族上交一部分自己所得相当余税收。也是战争的主要人力来源。所以也有一定权力。
再下就是一些奴隶,所有劳动产品包括生命都是统治者的私有物。
各个氏族其实已经有国家的雏形。
华帝死后的八百年里,这一时段称之为古华之乱。前三百年是较和平的发展阶段,称为乱前,中三百年是土地势力兼并的战争阶段,称为乱中。后二百年是争霸统一的阶段,称为乱后。
整个宗华联盟,其精华之地在于华西平原,虽是最后开发,但后发先制。人口占宗华的五分之三,氏族林立。
原本的一君四伯八牧,本来是被固定于一个氏族的,但一个伯牧辖下的氏族实力逐渐壮大,而伯牧实力没有增长。双方实力差距悬殊。
乱前与乱中的标志性事件,就是西方右牧绵阳氏与华帝三子之后的单中氏引起的绵单之争。
单中氏一族本来世代为华帝守陵,从有华氏分出时,虽然实力较弱,但继承了有华氏高超农业技术和手工业技术。在三百年的时间里实力逐渐超过了绵阳氏。双方矛盾在于,绵阳氏于龙泉之盟便得到西方右牧之位,此后百年都通过各种手段,将西方右牧控制在自己手中。
而单中氏是龙泉之盟后才有的,并迁到了西伯的辖区。虽然是有华氏分支,但在联盟会议时有华氏是同意按照规定,让西伯二牧管辖的。
几百年过去,单中氏逐渐强大,并与绵阳氏有利益上的冲突,绵阳氏也时常以右牧身份打压单中氏。双方矛盾升级。
单中氏越发不满当前地位,觉得西伯之位自己不要,但这右牧绵阳氏是不配的。
但右牧之职,绵阳氏担当多年,已经由当初的选举变成世袭。单中氏就召集西方各族,准备重新改为选举。
这一举动却招致西伯与左牧的强烈不满。因为他们也是世袭的。如果又选举,他们深知以现在实力并不能保证自己还是西伯左牧。
矛盾不可避免时,单中氏纠结一部分早就对现状不满的后起之族。投票宣布罢免右牧,最后干脆连西伯与左牧也一起罢免。
重新以单中氏为西伯,安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