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大秦帝国崛起之逆转国势> 第194章 二级分化

第194章 二级分化(3 / 4)

业税在整个税收中,比生越来越小。而且,取消农业税,百姓出售粮食给政府,同样要上交易税,算下来,取消农业税并未减少多少税收。

大的方针政策一定下来,叶童就不再管,任由箫何等人操办。叶童继续象原来一样,只过问军阁的事,其他秦帝国事务基本不插手,更不过问。

御史阁程昱监察百官,谁敢乱来啊!何况,叶童手下一万锦衣卫不是吃素的,对天下的人了如指掌。

只要发现有重大问题,第一时间就会告诉内阁箫何等人,让其处理。一般的汪事,叶童不会管,也管不了那么多。

叶童的整个精力基本放在兴建工业园区上面、技术方面的问题有黄月英、特斯拉二人,带领数万各行各业工程师、专家、技术人员研发,不需要叶童操心,只要兴建几个超级工业园区起来,自然会带动秦帝国产业发展。

达成共识,许负在《焦点》、《帝国日报》上大量宣传、介绍共和制的详细情况,让天下人都清楚,接下来帝国将实施的国体是什么?明白应该怎样参与其中,投向自己支持的选票。

《焦点》、《帝国日报》一刊登出来,立刻引起争议。士子们纷纷发表各种演说,有支持的、有反对的。全都跑到百家辩论堂上一展风采。

叶童没有阻止,觉得学术就应该这样,辩论越激烈越好,道理是越辩越明,真理越辩越清楚。

接下来,取消农业税的政策一出台,令天下人震撼无比,百姓举双手欢迎,士子震撼得呆滞,半天回不过神。取消农业税,那国家的开支咋办?

在叶童三番五次过问下,全民扫盲进入实施阶段。内阁没有办法,只能抽调资金执行全民扫盲行动。

叶童下决心要让百姓识字,起码能看报纸、杂志。何况,执行简单化字,扫盲工作并非太难,百姓认识上千个字问题不是很大。

内阁最大项目是立项修建一条铁路。开始时内阁不同意,叶童告诉箫何,有铁路后的好处诸多,何况手上有大量的文明学校学员,不会加重百姓负担。

经过一翻思考,箫何最终同意立项。铁路投资项目的资金二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政府投资,另一部分是贷款解决。

箫何一看,内阁也承担不了多少钱,就同意了。

叶童也头大,理念上的碰撞,有时候得花费太多的口舌解释,否则,要让箫何同意上一个新项目,真的困难。

工业园区之事,箫何明知好,却不出钱,全由叶童私人投资。叶童有啥办法,只能投呗!

等工业园区发生效益后,内阁才会跟进。叶童的目的地就是取个带头作用,所以,也不计较太多。

叶童心里明白,帝国的管理,其实是在乡、村二级。工作量大、繁杂、事多如牛毛。不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