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杨柔儿的歉意,公孙昱倒是不以为意,甚至还有些得意:在此之前,杨柔儿可是没有这等情绪的。这样的举动,说明这位美女已然开始在意自己的喜怒了。也由此,他不由更加坚定了走东方朔路线的决心,赶紧将杨柔儿给收了。
“三日前,东郡太守桥瑁诈冒三公移书,传檄关东州郡。檄文上历数相国罪恶,称天子被危逼,企望义兵,以释国难。”
杨柔儿一言落下,满帐皆惊,纵然公孙昱、平阳公主和无名已然猜到关东动向,可亲耳听到这个消息时,仍旧感到有些震撼。
臣子诈冒三公书信,传檄四方共举义兵,在这些人耳中,自然是以下犯上,祸乱天下之举。但对于公孙昱这等知情之人看来,这更是一个信号,一个天下大乱的信号。
这个乱世,不管公孙昱是期待还是抗拒,它终究在历史的车轮滚滚碾动中如期而至。自此之后,皇权将不复威慑,群雄割据四方,一个人吃人的弱肉强食时代,就此缓缓地、悲惨地、壮烈地展开
而震惊过后的公孙昱,忽然就又莫名其妙地想到:丫的,自己那第三位永久武将到底跑哪儿了,那货该不会被关东群雄拐去了吧?
“不知有多少州郡响应?聚拢了多少兵马?”平阳公主颇有深意地看了一眼杨柔儿,问出了这个众人都很在意的问题。
公孙昱也赶紧竖起了耳朵,生怕自己的穿越引起什么蝴蝶效应,导致参与关东群雄的人数暴增。可一抬头看向杨柔儿,他就发现杨柔儿也别有深意地回了平阳公主一眼。
这下公孙昱就郁闷了:两位大姐啊,咱现在可是在商议天下大事,你们能不能别跟演甄嬛传一样搞这些宫斗戏码了?
好在两位都是影帝级别的人物,纵然心中已情绪翻涌,可杨柔儿随后便面色如常地回道:“勃海太守袁绍、后将军袁术、冀州牧韩馥、东郡太守桥瑁、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河内太守王匡、陈留太守张邈、广陵太守张超、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十一路皆已响应。”
说罢这些,杨柔儿又看向了公孙昱,继续说道:“还有原西园军假司马张杨、匈奴单于於夫罗这两支部队,袁绍也派人前去交涉,大有响应的意向。据推算,此番关东群贼聚拢兵力当不下十万。”
公孙昱当然知道杨柔儿为何会看自己一眼,毕竟张杨和於夫罗那两位,在河东的时候差点就是自己的对手。不过,这两支部队毕竟只是小蚂蚱,公孙昱并未太过在意。反倒是听到关东群雄仍旧历史上这几路后,他略略安了安心。
至于杨柔儿口中的十万余兵马,公孙昱更没怎么放在心上。比起河东十万白波贼来,这些关东群雄的兵力水分无疑更大。白波贼那里最多夸大了一些人数,且各自为战,但人家毕竟有着生死看淡、不服就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