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政府军斗到底的蛮气。
而关东群雄这些人,虽然人数或许还少报了。但领导们一个个可都是人精,高谈阔论、耍弄权术都是一顶一的好手儿。可说到戮力讨董、众志成城中兴汉室,那纯粹就是在放屁。
更何况关东一带承平已久,那里的士卒战斗力实在堪忧。想当年,一场黄巾农民起义,就让关东各地焦头烂额。而且这些士人当中懂得兵法韬略会打仗的,撑死也就只有曹操曹孟德了。
“对了,曹孟德呢?”一想起这人,公孙昱不由疑惑地问向了杨柔儿。
“曹孟德?”杨柔儿回忆了一下,才开口回道:“此人倒也在群贼当中,似乎还是首倡讨伐董公之人。不过此人阉宦之后,名望比之诸守牧略有不如,若是起兵的话,当在陈留太守张邈麾下。”
听完这句,公孙昱便默默地点了点头:未来的曹魏基业奠基人啊,汉末三**事韬略无出其右的大能,在创业之初竟如此不被人重视。这次讨董行动失败,也是活该!
可一想到曹操仍旧如历史一般首倡讨伐董卓,公孙昱还是有些不理解。
要知道,曹操如今还是爱国青年不假,但他绝不是什么傻大头。历史上他逃奔陈留、倡议群雄讨董,是因为董卓在雒阳里胡作非为。曹操见董卓非安邦定国之人,才愤然起兵的。
可现在,董卓撑死了最大的罪过也就是废立了天子,假如这事儿在曹操眼中也是不可磨灭罪过的话,那曹操也未免太不像曹操了。毕竟,从某种角度来说,废立天子一事还十分符合士人的利益,已经三十来岁的曹操不可能连这点都看不出。
由此,公孙昱疑惑开口道:“属下与曹孟德相识,此人非冲动鲁莽之人,怎会如此大逆不道首倡讨伐董公?”
杨柔儿眼神躲闪,显然又有事瞒着公孙昱。
这一刻,公孙昱的脸色就有些阴沉了:他可以理解杨柔儿瞒着关东起兵的机密要事,可现在这些事儿都已经摆在台面上了,杨柔儿看样子竟还不愿将曹操首倡起兵的隐情说出来,这就让公孙昱厌恶杨柔儿的小心思实在太多。
不过,贾诩随后的一番话,却一下让公孙昱明白了杨柔儿其实也另有苦衷:“思伯有所不知,你征讨白波之时,董公愈加也目中无人、狂妄自负,竟下令让麾下士卒洗掠雒阳,冒充军功。想必曹孟德必然看到那般景象,才会奔逃陈留愤而起兵。”
公孙昱闻言,一下不由惊叹了起来:他想不到,历史的惯性竟然如此强大。他分明已为董卓提供了盗取皇陵的办法来安抚麾下将校,可想不到董卓这个蠢货,最后还是做出了这等大失民心之事!
不过仔细想想,这其实也在情理之中。
毕竟出身边塞豪强的董卓,从来就没有将百姓们放在眼中,公孙昱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