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我的系统是黑猫> 第454章 宋应星是个宝!

第454章 宋应星是个宝!(3 / 4)

“那,那这时的四畦晒盐法,是不是也能分离出石盐中的芒硝?”

“能是能,但不彻底。”宋应星在人际交往方面很有些问题,但在科学方面却显得异常严谨周全:“属下也是考虑到这等煮盐法不适合大批量出盐,便想到了要改进四畦晒盐之法。”说着这话,宋应星脚下又不停,带着公孙昱重新回到了盐田边,开始解释起四畦晒盐法:“四畦晒盐法分离芒硝之法,就是借助天时。”

说完这些,宋应星便一指头畦道:“主公请看,这头畦最大,秋八月之后,引入盐池之水,日晒水耗,成为卤水。至严冬之时,卤水中则有芒硝析于池底。”

公孙昱点了点头,有些明白了。卤水冬季里析出芒硝,这应该是利用温度变化,在低温状态下,芒硝溶解度降低,最先被析出。

宋应星随后指着紧邻一个盐畦道:“待头畦芒硝析尽后,已是来年三月,则引此卤水进入第二畦。到夏初之时,卤水表面有此白絮生成,盐工称之为‘模糊’,此时卤水谓之阳水,阳水依然甚苦。”

公孙昱又点了点头,他估摸着,那应该还是通过温度上升,导致芒硝等杂质又发生了新的变化。但具体是怎么回事儿,他也不清楚。

宋应星这会儿又指着紧临的第三盐畦道:“第二畦白絮生成后,便可将阳水引入第三畦,第三畦池底有芒硝压实而成的硝板,经过此畦,阳水中白絮可沉淀殆尽,硝板却越积越厚,最终只余下卤水。”

公孙昱看着那第三处盐畦,若有所思:白絮沉淀如此之快,硝板又加厚,恐怕不只是自然沉淀,应该伴随着白絮与池底硝板的化学反应。

接着宋应星指着第四个盐畦道:“最后将第三畦的卤水引入第四畦,水深一尺,只需风吹日晒,五六日便可结出盐花,此为‘落盐’,水干则盐出,再无苦味。”

公孙昱有些疑惑了:按说这四畦晒盐法已经很成熟了,还没有苦味。那宋应星还说他发明了食盐提纯之法,又发明了个啥?

这会儿宋应星也猜到了公孙昱的心思,捏起第四畦里的一些盐粒,递给公孙昱道:“主公你再尝尝。”

公孙昱当然没有拒绝,一下便明白了宋应星的意思:这第四畦晒出的盐,的确要比最原始的石盐要好很多,但说不苦其实是假的。真正尝一尝就能品出微苦的味道,那熟悉的味道,就是他平时吃饭时的苦味。而宋应星煮出来的盐,却丝毫没有这等怪味。

如果,将这工艺完善的更好,从而使食盐提纯变得更加容易的话,那自己岂不是可以当这汉末天下第一盐商?!

略懂历史的公孙昱心里清楚的很,历来朝代,盐,永远就是一项可以暴利的东西,古代还为食盐设置了一系列的官职!这就足以见得,这食盐有多么重要!

想到这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