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来,最终被豪门大阀接受,认可王家的地位才行。
林老太爷怀疑的王况有意安排出一整排梯次的人,只是一个巧合,正是这个巧合,让王况看到了王家崛起后不衰败的希望,等到王晟长及下一代人长成,王家就能拥有老中青都齐全的一股力量,靠这这股力量,就能确保王家今后的接班人同样的获得地位,只要三到四代人,王家,就也是个豪门大阀。
王冼的崛起已经是基本无人可挡了,接下来就看丑丑和王晟的成就,这两个也基本不用愁,王晟成年的时候,王况也不过三十多岁,可以说,下一辈的子弟乃至孙辈,只要王况这面大旗不倒,只要他们不笨,就能够成长为王家的顶梁柱。
王五也已经将自己的户籍迁到了建安,并且入了建安王家族谱,反正现在建安王家就王况三兄弟在,王况说什么那就是什么,不用考虑有反对的声音,王五在王家的贡献说起来也不小,入王家,并不是来摘果子的,王凌自然不会有意见。,
今年唐兴的桂花和金桔获得了大丰收,自从王况将桂花和金桔的制作方法传授出去之后,大部分的唐兴人都选择了自己制作,只有小部分人还是选择将桂花和金桔卖给慎家和王家。
但因为基本都是初次的制作,不熟练的缘故,许多人制作的金桔及桂花都不是很好,金桔和桂花有个最基本的要求,那就是不管如何的制作,都要求保持金桔及桂花原本的色,香,味和形状,也就是说,哪怕是腌渍了许久,放上个一年两年的,在用滚水冲泡后,金桔和桂花都要如同刚从树上摘下来一样,这才是唐兴的特产,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就不能称之为特产。
桂花并不只有唐兴有,但惟独有唐兴的桂花才能称之为丹桂,其色香味形都是一等一的,要是换到其他地方去种植,就没那么好了,王况知道,其他地方也有做桂花茶和桂花蜜的传统,但和唐兴的比起来,一个是品种的不同,另一个就是其他地方无法保证色香味形四者全部保持远样。
就比如说有的地方的桂花茶,是简单的将桂花晒干而成,这不光保证不了形,就连色和香及味都要差了许多,而有的地方做的所谓桂花蜜,也不过是简单的将桂花晒干之后拌进蜂蜜里面去,香和味都丧失了绝大部分,而且采用的大多是黄桂。
唐兴人做的桂花,还没达到将色,香,味全最大限度的保留的地步,只是形是保留了,这和其手法的熟练程度有关,相信再过个几年,就可以做得很好了。
王况也将富来商行卖的桂花价格降了一半下来,使得更多的人买得起桂花,从而将市场扩大,要是还维持着原来一斤十几贯的价格,能吃得起的人并不多。
唐兴人的桂花价格比富来商行的还要低两成左右,但就是如此,富来商行的桂花也在上市的五天内全部脱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