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件,两年的时间,天知dào
武则天能干出什么事来。而且以他狄仁杰的眼光当然能看的出来,恐怕高宗皇帝时日无多了。
但即便是这样,他也必须要有充足的理由来说服眼前的这些大臣。
“狄爱卿啊,众爱卿的话可曾听清楚了?你不是一直反对和亲吗?今日既然让你来了,也不会不给你说话的机会,说吧。心里怎么想的就怎么说果然。”在这些宰辅之臣都说完过后,武则天没有急着表态。而是朝着狄仁杰说道。
众大臣看着狄仁杰,虽然心中想法各有不同,但脸上大都带着宽厚的微笑龄。
“得!”一句话就被武则天给扣上了反对和亲的冒子。狄仁杰微微的苦笑,武则天说他反对和亲,他却不敢接这个茬,以免一下子就把自己推到众人的对立面去,让他们心生抵触。
没有办法,狄仁杰开始侃侃而谈。
他先介shào
了吐蕃的详情。由吐蕃的过去直说到吐蕃的现在,逐一介shào
了它的政治、军事、经济乃至地貌特征、风土人情,以此揭示了吐蕃这个新兴王朝靠战争来进行经济掠夺的特性,着重指出了吐蕃的扩张带着自身的必然性,这种必然性不是由哪位君王的意志决定的,更不是靠和亲就能改变的,而是由其经济方式,由其政权体制决定的,是与生俱来的。
随后狄仁杰又介shào
了吐蕃的现状以及其周围的各国、各族,由此预测推断,由于自然地理因素的影响,为了争夺生存资源和生存空间,吐蕃扩张的最主要的目标,只能是大唐。
接下来,他纵论大唐的边患。把高丽、突厥等各国和吐蕃进行了逐一的比较。李隆空道出了他的结论,吐蕃将是大唐未来最大的,也是最可怕的敌人。指出一旦吐蕃强dà
成患,河陇就将成为其向外拓疆、掠夺的必争之地,而河陇一旦失守,那么大唐就彻底失去和西域间的联系;所谓的丝绸之路也就不复存zài
了,而且河陇也将成为吐蕃进攻亲信地域的跳板。
狄仁杰的这一番话足足说了一个多时辰,不带有丝毫的个人情绪,也不拿民族感情来说事,更不提和亲公主个人的痛苦。只以实情和合理的推断说事。所有的论述,都紧扣着“吐蕃威胁”这一主题。
一开始,众大臣都带着一种姑妄听之的不以为然的态度,但到后来,脸色都显得有些凝重,直到他说完,整个大殿静悄悄的,都各自沉思不语。
小李隆空听的是心下暗赞,看着狄仁杰的双眼直放光。狄仁杰就是狄仁杰,难怪能成为千古名臣,见识果然是非同一般,如果大唐的众臣都能如狄仁杰一般,何愁江山不移,社稷不定。要不是因为自己年纪小,不便插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