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宋阀> 第七百四十五章

第七百四十五章(4 / 6)

了一声,没再说什么。可能他也感觉到了,这位徐郡王跟他始终隔着什么。

此时,升朝官们云集在宫门内,御史还没有出来整队,因此大家成群地聚集着。不过,今天讨论的话题,基本都集中在徐卫身上。皇帝发金牌召徐卫入朝这事,只有宰执大臣知道,不过昨天消息一传开,相当部分朝臣都收到风声。大家现在讨论的,就是徐郡王入朝,会给这件事情带来什么转机。

众所周知,徐郡王是坚定的主战派。这是废话,带兵的不主战?而且一直以来,徐郡王都是一面旗帜,一面以武力反抗北夷入侵的旗帜,一面激励大宋将士效命疆场的旗帜。

他肯定是赞成北伐的,但现在女真人主动提出归还中原淮东,他岂有意乎?

在一片悉悉索索中,徐六靠了过来,轻声道:“看到了吧,这就是你的影响。”

“徐相过奖了,我这个人不怕贬,就怕捧。”徐卫道。

“少没正形,今天这场朝会,恐怕就将决定对金是战是和,为兄不要求其他。你把昨天跟我说的话,原原本本,奏明天子,传达百官,剩下的我来。”徐六道。

“知道。”徐卫道。

“记住,不管其他人怎么阻挠,打断,批评,你都不要受他影响,一定要……”徐良是担心堂弟武臣的身份。因为大宋立国以来,武臣不干预朝政,尤其是在军国大政方针上,武臣没有发言权。这十几年来,情况虽然有所转变,但观念这个东西是根深蒂固的。

不等他说完,徐卫侧首道:“徐相放心就是。”

话音方落,御史就出来吆喝了。文武百官各依官阶站立,徐卫是郡王爵位,又带着“知枢密院事”的西府长官头衔,在现任武官里,只此一个,所以他理所当然地排在武臣第一位。整队完毕,文武两列官员浩浩荡荡地向资政殿出发。

入得殿内,在皇帝还没有出来之前,大臣们仍旧可以和前后的同僚们聊上几句。但徐卫立在队列最前头,他身后那几个枢密院的签书,同知之类,都不相熟,因此也没话谈。

一直等到内侍出来,高喝圣上驾到,殿中顿时肃静。只见皇帝赵谨举步出来,也没扫视一眼,径直往御座而去。

只等他屁股一沾座,群臣推金山,倒玉柱,高呼万岁。形式一过,众臣平身,抱着笏板等待皇帝发话。

赵谨其实从后头一转出来,就瞄了徐卫一眼。怪只怪紫金虎名气太大,皇帝还在作亲王时就听过他的名字。只不过,大宋制度,宗室不参政,所以当时的皇帝听归听,也没在意。

可现在不同,徐卫是他的臣子,而且是一个镇守边关,手握雄兵的军队统帅。所以,赵谨尤其注意了一下。徐卫的形象,很符合他的猜测,武臣就该是这副模样。

皇帝也不问朝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