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着问,可她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她回过头,看见孩子他爹背对着她,抱着头蹲下来。她知道他也在哭,这么多年,她第一次看见他一个大男人哭得不成样子。
回到家,她报了夜校。白天在小诊所打工,夜里复习,拼了命考护士职称,终于带上孩子,连夜坐上开往深圳的火车。
那一个晚上,她连行李都没怎么收,一路逃命似的,要快点走,越快越好。
等孩子上初三那会儿,他们一家人终于在深圳租了一套房,能让一家人都住在一个屋檐下。
那之前,孩子爸爸住在工地,她带着孩子住在公司宿舍。晚上,大家喝醉了,一起唱呀,跳呀,半夜不睡觉,她笑得眼泪都要出来了。
回想起最苦的时候,孩子夏天热得睡不着,她到处找,才捡来一台别人不要的风扇。
孩子馋了,她一咬牙,带他下馆子。就在那,她看见两个农村来的卖花姑娘,和自己孩子年龄差不多。
她问她们,怎么这么小就出来卖花啊,家里人呢?她们说,爸妈都在这,这里好,有高楼大厦,地铁里有电视,光是跟着电视广告,就能认好多字。
她还记得那天,领着孩子走出小饭馆,她在心里对自己说:为了孩子,多苦多难都得忍下来。
她说她远离家乡,留在大城市,就是为了能睁开眼看一看,让孩子看到那些他一辈子也不曾见识过的五光十色。这样,就足够给她生活的希望,和奋斗下去的勇气了。
我也知道很多出走上瘾的人,他们远离大城市,踏遍天涯海角,不管大城、小城,哪里都能留下足迹。
有一位女记者,叫马金瑜。她跑遍世界,采访了十四年。最后一次采访,她在青海藏区,遇见了一个叫扎西的养蜂人。47天后,她留在那儿,嫁给了这个人。
为什么?好多人问为什么?消息刚传来的时候,她的同事和很多老朋友,都以为她疯了。即便是青海当地人,也并不完全理解。
他们管金瑜叫富婆。因为做记者的她,一个月稿费是一万多。在**,这不算高,但是在他们那个地方,一年种地才挣两、三千块钱,工资上万,不是富婆是什么?
金瑜遇见了扎西,回归了自然。养蜂、收花椒、卖蘑菇,金瑜过上了没有红绿灯的生活。
结婚的时候,当地所有养蜂人都来了。扎西和大家开玩笑,说为了金瑜,自己也在**呆过两个月。
可是每天他都在问问题:“早上为啥地铁上的人都在睡觉?为啥没有一个人在笑?为啥这里的肉这么难吃?水这么难喝?为啥天总是灰蒙蒙的?”
为了扎西,金瑜鼓起了勇气辞职,离开工作14年的记者岗位。扎西一直特别害怕她失去“单位”,失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