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仍然有很多粉丝哭着喊着安利。这部剧,在豆瓣的评分高达9.6,在豆瓣电视剧评价总榜前20。
虽然说韩剧在国内的评分多少有点带滤镜的光环,但超过20万人评价,超过80%的五星,也可以证明这个分数不会偏差太多。
而且,和以往热播的韩剧不一样,这部剧的综合颜值实在不高,爱情故事嘛,也不够浪漫,甚至很多让人飙泪的剧情都发生在一群阿姨大叔身上。
但就是这部剧,让人满怀感动,恋恋不舍,唤起了好多八零九零后的青春回忆。
《请回答1988》的故事发生在**十年代的韩国首尔,住在一个胡同的有五户邻居,在经济条件不太好的情况下,家长们互相扶持着生活,孩子们青梅竹马的长大。
满屏幕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每一集都是日常生活的点滴。但是却不知道有多少人,一边看剧一边喊:对对对,我家那时候也是这样的!我也去给邻居送过红烧肉,邻居也跟我家借过酱油!
我也和小伙伴一起挤在电视机前看过《英雄本色》,我们还偷偷分享过八卦杂志!我们也喜欢香港明星,还为王祖贤和张曼玉到底谁漂亮冷战过一个礼拜!
那时候的邻居,好像是另一个没有血缘关系的亲戚。晚上家长不在家,自然而然的就要去邻居家过夜。被爸爸骂哭了,不肯回家,邻居大叔也会来摸摸头。家里有人生病了,也是邻居大半夜爬起来帮忙照顾,帮忙跑出去找医生。
但是,现在却不会有这样亲密的关系了。
以前大家住的都是家属院、宿舍楼,共用一个厨房,分享一个小院子。左邻右舍往上数,一两辈人都是同事、朋友、老邻居,都是好几十年的情分。
大家早上一起出门推个自行车,总要打个招呼,晚上回来买个菜,总要在菜市场偶遇。
要是临时缺把葱,用光了酱油,家里来了客人碗不够用,要炖肉少一个锅子,都只好跟邻居借一借。
谁家风扇不能转了,院里总有能搭把手修电器的能人。谁家新买的裤子,裤腿太长了,找个会做缝纫的邻居,顺手就帮忙给改短了。
那会儿我们还不能网上交水电费,都是每家每户轮流负责,收齐整个楼的水费、电费。我小时候特别盼着上小学,因为上了小学学会算数,才能担当这个重任,一轮到我们家收水电费,就欢天喜地,挨家挨户去敲门。
我还记得,**家对面,海洋大学里住着一个脾气古怪的老**,去她家必经一条黑漆漆的小路,特别吓人,连白天都有点森然,可是**家跟她是朋友,家里但凡做了什么好吃的,包了包子、饺子,总会让我们去送一碗。然后我们就兄弟姐妹五个人儿一块儿手拉手去送。
人情来往多了,人和人之间的关系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