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的皇帝,也不只是一个,而是两个三个,几个的数量,这些都是耻辱。
汉朝最初的时候是和亲,那更多的是一种卧薪尝胆,他们并没有忘记匈奴加诸于身上的耻辱,于那些边境百姓身上的痛苦。因此,几代的卧伏,终于换来了汉武时代的兴起,打得匈奴分裂,打得匈奴叫爸爸。这样的事情,只有汉朝才可以做到,如果换成是在往后的那些朝代里面,只怕是要大力吹嘘和亲,用几个公主去换来他们所谓的和平了。
这其中,作为中坚力量的,正是那一些武将们,他们撑起了王朝的脊梁骨。
能够撑起一个王朝脊梁骨的这些人,本身的脊梁骨怎么可能会软?再加上本身的家世又不错,几乎没有什么可以去打动他们的,唯一可以称得上可以打动的,应该是抱负吧。
三国是凛冬十分喜欢的一段历史时期,多看三国,其实有很多十分有意思的地方。这些地方的话,现在拿大风游戏中来的话,对于他也是有所帮助的。
就像是他知道,他不太可能招揽到这名武将,可能性微乎其微。
三国中,极少出现过投降的武将,少数的只有那一些,或者是那些不知名的武将。这中间吕布并不算是投降,只能够说是被招揽了,他指的投降是那种战败了之后,被擒获的那一种。
张郃是一个,他与高览颜良文丑并称河北四庭柱,在曹操与袁绍官渡之战的时候被曹操擒获,最终在高览的劝诱之下自己他一起投降了曹操。这在他的身上其实是一个污点,使张郃在曹操麾下的众将当中不受待见,否则的话,以他的能力,得到重用最起码也能更早的将自身的光芒绽放出来,大部分的原因是因为曹操麾下的诸将因为他是降将,打心中带着些鄙视的缘故。
最出名的莫过于吕布了,那一句三姓家奴,几乎伴随着了他的一生。改换门庭换得太多了,换得让所有人都知道名气了,那便惨了。连最爱收降将,爱才的曹操,都在为应不应该收吕布而苦恼,最终不得不选择将吕布给杀死。
这足够说明问题,吕布与刘备的最大差别,是他们两个人都经由跳槽,到了新的势力中。吕布往往在背后插原来的主公一刀,还把他给插死了,这才让人忌惮。至于刘备,他也喜欢往别人背后插刀,插过曹操,插过袁绍,又插刘表,最后成功插了亲戚刘璋,插出了一个蜀国。这些被刘备插刀的人都还好,有的死的也不是刘备动的手,有的也还好好的活着。
吕布曾经插了刘备一刀,夺了刘备的徐州,可是没有对他的妻子下手,反倒是礼遇。到后来,还给了刘备小沛,让他驻军,这便是吕布不听陈宫之言留下的破绽了。后来的时候,刘备成功的在曹操犹豫的时候插了吕布一刀,把吕布给插死了,至于吕布的妻儿老小,城破之时会有什么好果子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