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科幻小说>地球方舟> 0046 人类文明进化 五 ︰「命名」与意识

0046 人类文明进化 五 ︰「命名」与意识(1 / 3)

但「命名」的方法不只是让人类能利用「语言文字」来沟通及积累知识。当中最重要的功用是让「个人潜意识」转化为「集体潜意识」和「意识」。在特定的客观环境下,同一族群中的人给无数的事物及透过经验而归纳出的意念「命名」,而从这个族群产生的无数的「名字」,构成这个族群的语言文字体系(简称为语言),这个族群的语言令到族群中的个体能与其他个体交流沟通,在日常生活当中的无数次交流后,族群对某些事物或宇宙的规律取得共识,而形成这个族群独有的文化、宗教及世界观,这便是族群中世代以来的不同族人的「个人潜意识」能渐渐凝聚成「集体潜意识」。

但另一方面,「命名」另一个重要功能便是把「潜意识」转化为「意识」。「潜意识」可分成三类,包括︰「个人潜意识」、「集体潜意识」及「大潜意识」。「个人潜意识」来自个人的生活体验;「集体潜意识」来自一群人因相同客观的生存环境经无数的交流而形成,可以说是来自社会;「大潜意识」来自「星」即来自生命之源,可以说是人类的「本能」。而这三种「潜意识」影响著我们日常的生活,指导及决定我们的行为。详细解说如下︰

「个人潜意识」是源自个人日常生活中的经验,是个从出生到成长的经验的积累,例如︰一个小孩有一次到河边玩耍,不慎跌入河中,虽然被救起来,但由于这个经验,他每看到水便会不自觉有「恐惧」及「冰冷」的联想,所以他一生尽可能避免喝「白开水」,因为清澈的白开水令他联想到「恐惧」及「冰冷」。

「集体潜意识」是源自一群人的经验,人群构成社会,而社会的主流思想会影响了个人的行为。例如︰不同社会形成的不同饮食文化,例如︰回教徒不吃「猪」,因为这群人的社会文化及宗教,令到他们看到「猪」便会联起到「不洁」,当然形成这个观念或主流文化的成因很複杂。何谓「集体潜意识」已在上文介绍过,所以不再重覆,也不会进一步讨论形成上述「不吃猪」的饮食文化之成因。

「大潜意识」是源自「星」。例子是︰「星」设计了人类的身体结构,及而此种身体结构会塑造人类对客观环境的应变方法,成为人类的「本能」反应,最简单的例子是人会肚饿,肚饿便要找寻食物,感到肚饿是生物与生俱来的本能,是保护生命得以延续的方法。但人类饿了会利用自己积累的经验来更容易地获得食物,于是人类为确保食物来源,而发展农业、畜牧业及其他不同的社会分工,而为应付「飢饿」,人类更积极发展科技。这个例子说明「星」的「大潜意识」如何驱使我们为了生存而努力。

上述3种「潜意识」以不同形式影响人类的行为,但这些「潜意识」未转化为「意识」之前,人类的行为受其控制而不自知。但人类之所以能作为「万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