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逼道:“正因为有了私心,你想要在史界留下自己的清名,却将自己的国君置身于遭人唾弃的境地。至此,实乃不忠也!”
“正因为私心,你违背了史家恪守的坚持,客观看待,不偏不倚的精神。违背了家族作为太史世家的家训,此乃不孝。”
“事君,此举不忠;继祖;此行不孝。人之别于牲畜,忠孝之德最为可贵,而你却丢弃了这两样最为可贵的品质,成为一个不忠不孝的可怜虫,你还要执迷不悟到什么时候!”
“还不服!”边子白压根就不怕太史这时候的反击,反正他也受够了,这家伙随随便便就给自己身上定了污点,如果说只不过是一时的名声受损也就罢了。可问题是太史是史官,在史官笔下的奸佞,很容易变成遗臭千年的局面。
这等于是将他钉在了耻辱柱上,能不让他生气恼火吗?
从这一点来讲,边子白对史官做出的任何反击,都算不上过火。
“你一个史官,最为重要的记录历史事件,而不是妄加评论,评论自有后人去做,与你何干?你的责任就是客观,真实的反应当下发生的事。可你看你做的事,国君怕你,因为怕你在记录的时候故意让他蒙羞;大臣们也怕你,那你在他们毫不知情的状况下,被故意歪曲……”
“我没有。”
史官反驳道,可气势上已经弱了不知道多少,小公鸡似的战斗状态消失的无隐无踪。
“既然没有,为什么故意抹黑我?你我往日无冤近日无仇,为什么要故意抹黑我?如果我是朝堂的一员,卫国的士大夫,在将来的施政过程中就会畏首畏尾,这还是在人心本善的前提下。如果我是一个恶人,破罐子破摔,因为你的故意诋毁而失去了名誉,不管不顾的情况下,做事毫无顾忌,成为一个彻头彻尾的佞臣,这难道不是你害的?”
“好在我不是士大夫之中的一员,也不是卫国的官吏,只是应卫公的要求组织一场宴会,仅此而已。可要是我有足够的才能,因为你的作恶,将不再选择卫国出仕,对于卫国来说是损失。可对于你来说是什么呢?”
“是因为个人的好恶,让卫国在士大夫心目中的好感消失,甚至厌恶。可以预见,越来越多的士大夫对卫国失望,卫国只能会越来越弱,乃至成为像陈国,蔡国一样的结局。你是卫国的罪人!”
“我不是!”
史官激励的反抗着,可没有人限制他的自由,却有种被困在鸟笼中的绝望。
“贼子,好胆!”卫公义愤填膺,他没想到一个让他不喜欢的史官,竟然会对卫国有如此大的危害。
史官的缺点本来就很讨人嫌,更何况,彻底被剥开铮铮铁骨之后的史官,难看的如同一只被拔了毛的鹌鹑,没处遮掩。
史官瘪着嘴,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