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罢,就再也没相助仙缘庵。”卓亦亭疑惑,问道:“先生如何知道这么清楚?”药先生默默一笑,寻了个由头话来:“我也是听,所谓江湖传闻。江湖江湖,可不是糊弄人的是非流言。消遣听听作罢。可一事是要紧,你此番来,依旧求教,以进宫为由头。”卓亦亭道:“宫里又没大选,若问起,如何回答?”药先生道:“就去见你姐姐,想怕是要留在宫里。自然的这么一回,你在庵里,留得正当,也学些处世之道。毕竟官中抄家的事越少人知道越好。”三喜在旁插了一句道:“要是老尼不答应,该如何?”药先生摇头没搭话,从随身挂的布袋拿出一纸包盒子,打开一看,里头乃是南边的罗汉果。药先生道:“心在诚,至于事成不成在于命。若不应,你们只能跟我回家中暂住着,当是我家中女儿如何?”三人谋谋划划妥定,便来到真修舍。真修舍并非一间房舍,而是山顶尖处劈开的岩壁,里头挖出一区洞室,供人修行憩息。远观,半边山尖直顶云霄,四处迷雾环绕,未开辟的山石腰上滋长矮松和山茶花。削平了的门壁上方,凸起一块不平整的横批石块,上面刻有三字“真修舍”,石门洞口挡一面赤金断石作门,门上嵌饰古木条子,饶有些暖和生趣,与山石的僵冷相比,增出一抹人气,细看木条上分别刻有莲花祥云之类的图案。门口左侧石块刻有一联字,写道:“真真假假落尘空望”,右侧石块还刻有一联:“梦梦幻幻度世了事”离石门数丈处远近长一棵老根垂柳,再后便有一处残破亭子,亭子内有一块石切的八仙桌,桌中央挖有一孔,孔内长有些许兰花。亭子外满山坡皆是梅花和桃树。此时节为四月,梅花落尽,枝桠冒出新绿,唯独桃树引人怪奇,过了花期时节,枝上仍饱桠盛开,或骨朵儿,或烂漫成簇,有粉红的,洁白的,淡绿的,深血红的,似美人百伶百俐,叫人爱目不悉。药先生约请卓亦亭主仆到亭子里坐。三喜奇道:“人定是在里头,我去敲一敲。”卓亦亭道:“造次了。师父在里头清修,时辰未到,我们等等又何妨。不在急一时。”三喜听毕,回了身坐一边。药先生不言,背着手站在亭子边上,遥看远处迷雾风景。三喜嘟囔道:“要是那师父今日不出来,我们在这干等么?为何不去找其他人?也是一样的。”卓亦亭看了一眼药先生,见药先生还是没话,便对三喜道:“先生既然要我们来找这位师父自然有先生的道理。”三喜嘟嘟囔囔,便道:“才刚姑娘不该去冲撞那尼姑。”卓亦亭道:“我何尝想管理别人家的事来,想必师父受制于人,连家里的念想都保不住。看了委实可怜。”药先生转身来,了一句:“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卓亦亭忿忿不平道:“这种佛门净地,有这样的事,见了人人都可唾之,何况先生与我。”药先生道:“姑娘脾性是要吃亏,多加谨慎才是。”卓亦亭低头,心想也没错,故软下了语气道:“药先生训的是,亦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