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等号。
二、利用人们的自我欺骗。
这点其中就包括了“破窗效应”、“沉没成本”等等心理理论,总的来说,当人们在某一件事上开始起步,投入精力后,就会有种自然而然的心理惯性,人们将不愿再收集外部信息,只期盼着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当某些事实和我们内心中的答案冲突的时候,我们会主动忽视。只是由着这种惯性往前前进,直到狠狠的撞到墙上,这种心理上的懒惰和不舍放手,正是传销集团最为倚重的一项心理漏洞,所以许多人在察觉到传销的现实后,还会主动的去替其申辩、解释,这都是其中的具体应用。
这两条就是传销中没,被传销者所主要陷入的两大心里防卫机制了。而具体到实际中时,高明的传销体系会针对每一个不同的质疑角度、提出的问题、不同的质问对象,都将进行相应的心里防护机制微调。
比如:如果是被传销者的家人出现了,当他们劝导被传销者:你现在每天过的这么苦,吃的睡的,连猪都不如,你这是何苦呢?难道不是傻吗?
这个时候,第一条心里防卫机制就会起作用:苦又怎样呢?我这是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再比如,当被传销者的家人拿出传销的相关报导,甚至是该窝点企业的相关新闻出来指证,让被传销者认清现实,离开窝点时。
这时,第二条机制就会起作用:你们都是被蒙蔽了,国家其实是支持我们的,总有一天,我们直*销会立法的,只是现在不能让所有人都赚钱罢了。
所以,当没有摸清传销者的心理防卫机制之前,贸然的质疑、诋毁传销,都只会起到相反的作用,甚至会在这些人的设计下,反而更加推动传销者的逆反心理,将其更深的推入到传销窝点中去,使整个局面更加恶化。
而此时,张睿明面对的李素红,正是这样一名具有极强心里防卫机制的深度传销者,在这样的对手面前,他一直谨记一条准则:解救传销,绝对不能成为对抗者,而是必须先成为一名倾听者。
“我这些年啊……”见张睿明上来不是问泉建的传销体系,也不表明他自己的玉望,反而让李素红讲讲她自己的经历,这让这个习惯了完全按照泉建话术体系进行传销的李素红,一下有些不知道怎么应对。
望着张睿明真诚的目光,她不由的将思绪转移到了自己身上。
是啊,自己这些年到底赚到些什么呢?
“这个……还是先讲讲……”
李素红脸上闪过一丝迷茫的神色,张睿明没有放过这个机会,他马上又追问道:“红姐,你既然已经做了这么久的泉建了,那你一定在津港买了房了吧!?”(首发、域名(请记住_三
“买房?……津港的房价太贵了,我暂时还买不起……